不同覆盖方式对砂壤土水盐运移规律影响研究

来源 :兰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liying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北地区降雨稀少,蒸发强烈,土壤水分易通过大气蒸发而损失,水分难以保持。而土壤表面采用覆盖处理可避免土壤直接与空气接触,减小因蒸腾作用造成的水分损失,改变表层土壤的结构和理化性质,进而影响到土壤水分入渗、蒸发和盐分运移的过程。本研究拟通过室内外模拟实验,设覆砂(S)、覆膜+覆砂(MS)、覆砂+覆秸秆(SJ)、覆膜+覆秸秆(MJ)和无覆盖(CK)这5种方式,对不同覆盖方式下砂壤土水盐运移规律展开对比研究。主要内容有:(1)通过室内土柱模拟实验,对比研究了不同覆盖方式对砂壤土水分入渗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表面采用覆盖处理会影响湿润锋推进距离与累积入渗量,抑制土壤水分的入渗能力,对水分入渗具有一定阻渗作用,其表现为覆膜+覆砂最强,覆膜+覆秸秆次之,其次为覆砂+覆秸秆,覆砂最弱。同时,土壤水分入渗形成湿润锋的推进距离与时间符合幂函数关系,相关系数介于0.9930~0.9991;土壤水分累积入渗量与时间符合Kostiakov入渗公式,相关系数介于0.9916~0.9980;湿润锋推进距离与累积入渗量符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介于0.9991~0.9999。(2)通过室外蒸发模拟实验,对比研究了不同覆盖方式对砂壤土水分蒸发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表面采用覆盖处理的蒸发变化趋势和CK的基本一致,只是覆盖处理的蒸发变化趋势较平缓,CK处理的蒸发变化趋势起伏较大。同时,覆盖处理的累积蒸发量均小于小于CK的,S、MS、SJ、MJ和CK处理的累积蒸发量分别为450.6g、375.1g、712.2g、473.3g和1823.6g,与CK相比,覆盖处理的累积蒸发量分别减小了75.30%、79.40%、60.90%、74.00%,表明土壤表面采用覆盖处理会对土壤水分的蒸发产生抑制作用。土壤水分累积蒸发量与时间符合对数关系,相关系数介于0.9243~0.9800。(3)通过在5块面积均为1m2的正方形小区域内进行的室外模拟实验和室内土柱模拟实验,对比研究了不同覆盖方式对砂壤土水盐运移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表面采用不同覆盖处理均具有明显的蓄水保墒效果,其保水效果为MS>SJ>S>MJ。同时,土壤表面采用的覆盖处理也能有效抑制土壤盐分向表层积聚,并对土壤盐分的垂向运移范围产生影响。有覆盖处理的土壤盐分的运移主要在0~20cm范围内发生,无覆盖处理的土壤盐分的运移主要在0~35cm范围内发生。这对改良盐渍化土壤和防治土壤的次生盐渍化有着重要的意义。(4)通过室内外模拟实验,对比分析了土壤表面采用不同覆盖处理对土壤水分入渗、蒸发和盐分运移规律的影响,以及考虑到实验区气候特征和该地区砂石资源容易获取的特点,认为砂石覆盖方式是更适合西北地区的覆盖方式。
其他文献
  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彰显了党和国家对广大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关怀和保障。博物馆免费开放绩效如何?国家将进行考评,我们应高度重视。博物馆免费开放绩效考评对于提升
中国是世界上13个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之一,但在来水时,为确保河流和大坝安全,又不得不下泄洪水,致使大量的水资源白白浪费。目前全国600多座大中城市中,400多座城市严重缺
  "为天下先——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史迹陈列"的策划创作,自觉地追求和导向一种平实的风格。展览策划创作者认识了展览内容与所在环境空间的客观规定性,从而在展览的叙述方式、
  我馆2013年完成了对旧址的全面修复工作,展区面积有较大增加,文物库房的基本建设正在进行中,参与的第一次不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也在稳步推进,通过对我馆可移动文物的调查、认
  博物馆开发文化产品是传承文明、教育大众,拓展历史文化传播的渠道,是提升博物馆社会服务水平的重要方法,也是向社会提供更多特色文化产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需
兰州所处地域水文和地质状况独特,地铁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且施工设计多以深基坑为主,支护设计、实地监测数据和数值模拟还不完善,而当今基坑的设计原则正从强度破坏极限状态
  纪念馆的特色,体现着纪念馆的文化价值,特色越鲜明,其文化价值就越凸显,亦越益传播。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从精制陈列展览、深入科学研究、高调宣传推介、真诚服务观众、积
在工程实践中,由于受地形、地质、工程结构和枢纽整体布置等条件限制,不得不设置弯道。水流进入弯道后做曲线运动,在离心力和重力的作用下,水流流态变的异常复杂,会出现突出的凸岸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的人们已经不再把博物馆简单地看成是一个为保护国家历史、民族文化和自然遗产的收藏机构,而是在重视博物馆保护研究功能的同时,更加注重它传承、传播文
无功优化在改善电网电压质量的同时降低电网损耗,有利于电网运行的安全性与经济性。特别是对于农村电网来说,覆盖面积大并处于电力系统末端,网络损耗严重,电压质量不合格现象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