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媒传染病流行特征及气象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_hx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蚊媒传染病是一组以蚊类为媒介而传播的疾病,包括流行性乙型脑炎、疟疾、登革热和丝虫病等。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旅游和贸易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全球蚊媒传染病发病呈上升趋势,原有疾病的流行区域不断扩展、疾病的流行频度不断增强。浙江省原为蚊媒传染病的中高度流行区,乙脑、间日疟、恶性疟均有流行,传播媒介为三带喙库蚊、嗜人按蚊和中华按蚊。温州地处浙南山区,气候温和,水网密布,其环境比较适合蚊类的滋生。早在50年代曾出现蚊媒传染病爆发流行,病例数一直占全省蚊媒传染病的第一位。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流动相当频繁,尤其是大量外地人口流入温州境内。在2004、2005年温州都发现了登革热输入性病例,提示温州蚊媒传染病发生流行的危险性增大。本研究分析建国以来温州市乙脑、疟疾和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流行特征及趋势,并对2004-2006年温州市蚊类种群构成、密度、季节消长及病毒携带情况进行调查,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气象因素、蚊类密度和蚊媒传染病之间的关系,为蚊媒传染病控制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材料与方法温州市蚊媒传染病的历史发病资料从温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获得。人口资料来源于温州市2006年统计年鉴。按照《全国病媒生物监测方案(试行)》,于2004年4月~2006年11月对温州市蚊类种群、密度、季节消长进行监测。在监测点内用诱蚊灯诱获猪舍内成蚊,应用逆转录-聚合酶联反应技术(RT-PCR)对采集的蚊类进行乙脑病毒和登革热病毒鉴定。2004~2006年气象资料从温州市气象局获得,主要气象指标包括月平均气温、月平均最高气温、月平均最低气温、相对湿度、降雨量、降雨天数、日照时间等内容。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对2004~2006年蚊媒传染病月发病数与蚊类密度进行相关性分析。另外将蚊类密度和气象参数相互关系进行分析,同时将蚊类密度为自变量,以气象因素为因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资料的整理以及所有的统计分析过程均在Microsoft Excel 2000和SPSS12.0统计软件中完成。结果1.温州市1950年到2006年总计发现疟疾患者127116例,年平均发病率为40.26/10万,发病率总体上呈下降趋势。1980以前,曾多次发生疟疾流行。80年代疟疾发病处于平稳期,年平均发病率为10.33/10万。90年代以来,疟疾一直处于散发状态。温州市1952~2006年共发生乙脑病例17333例,年平均发病率为5.76/10万,发病呈逐年下降趋势。80年代后,发病数逐年下降。90年代乙脑处于散发状态,年发病率在1/10万以下。2004年前温州市无登革热病例报告。2004年和2005年均发现输入性病例,分别为2例和3例。2.通过蚊媒传染病发病与蚊类密度的关系分析得出:两者密切相关,发病的高峰期出现在蚊类密度高峰的一个月以后,发病大多集中在高温多雨的夏秋季节。2006年7~8月对在猪舍内捕获的1051只蚊类采用RT-PCR检测病毒携带情况,结果未检出登革热和乙脑病毒。3.2004~2006年蚊类密度与同期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降雨量、日照时间和相对湿度有较高的正相关关系(P<0.01),而与降雨天数无相关关系。将上述6个指标作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经回归分析得到回归方程:Y=-23.671+0.190X3+0.299X4,X3、X4分别代表最低平均气温和相对湿度,同时还得到最低平均气温的标准偏回归系数为0.545,相对湿度的偏回归系数为0.450,P<0.05,说明回归方程成立。从模型拟合的情况来看,模型的复相关系数(R)为0.832,决定系数(R2)为0.692,说明模型拟合较好。结论1.温州市疟疾、乙脑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2004年之前温州未报告登革热病例。2004-2005连续年发现输入性登革热病例。结果提示需要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疾病监测。2.蚊类密度与蚊媒传染病存在密切的联系。蚊媒传染病发病大多集中在蚊子繁殖最旺盛的高温多雨的夏秋季节。3.气象参数中与蚊类密度有关的因素包括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相对湿度、降雨量和日照时间,其中蚊类密度与最低平均气温和相对湿度存在显著统计学关联,平均最低气温越高,相对湿度越大,则蚊类密度也越高。
其他文献
客户群是商家的重要资源,也是店铺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做好日常的客户管理和维系,可以有效地提高顾客的满意度,建立起顾客对产品的信赖、对网店的忠诚,成为网店盈利的法宝。本
近几年、青海省生态旅游发展的步伐越来越快,同时也促进了我省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生态旅游是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开展的一系列旅游活动,但是在实践中,生态旅游还是引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贸易自由化在全球范围的扩展,一种全新的贸易保护手段已悄然登上国际大舞台,这就是倍受瞩目的“绿色贸易壁垒”。绿色贸易壁垒,简称“绿色壁
互联网络的飞速发展以及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使其安全性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分布式入侵检测逐渐成为整个网络安全领域的研究重点。本文首先分析了网络安全的发展现状以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节能高效的发展要求,流量计量行业逐渐成为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行业。流量计量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国防建设、科学研究、对外贸易以及人民生活各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历史进入了消费时代,身体开始重新回到现代的审美视野和日常生活中,身体文化从传统转向现代,由边缘到中心,由低调到张扬,涵盖了经济、政治、文艺、生活等
气候变化是人类社会所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本文回顾了从气候变化到可持续发展的认识过程,并从经济、社会和环境角度验证了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纵观政府间气候变化
撞击流干燥是干燥领域内新发展起来的一种理论和技术,它在提高干燥效率方面具有突出的优点。目前在干燥大量应用于工业生产的大环境下,撞击流的优点使它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二进制翻译技术是解决软件移值问题的重要手段,在遗产代码移植、程序优化、系统安全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已经成为现代编译技术研究热点之一。由于静态二进制翻译技术在理论
农村新型社区和新农村建设是山东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提升农村社会治理水平的重要途径,是推进就地就近城镇化的重要载体,是符合农民意愿、切合山东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