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观察应用球囊扩张建立标准通道经皮肾镜手术一期治疗双侧上尿路结石手术前后肾功能、电解质、白细胞、血红蛋白及C反应蛋白水平等系列指标的变化是否具有统计学差异,判断球囊扩张建立经皮肾通道I期治疗双侧上尿路结石的安全性;通过双侧上尿路结石一期球囊扩张建立标准通道与金属扩张建立标准通道在手术并发症、手术时间及结石清石率等方面的对比研究,评价球囊扩张在双侧同期手术中的有效性。 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7月至2014年5月住院需行经皮肾镜碎石术的双侧上尿路结石患者4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入选标准。将该40例患者按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0例,实验组采用球囊扩张建立标准经皮肾通道,双侧同期行经皮肾镜碎石术,观察组采用金属扩张器建立标准经皮肾通道,同时行双侧一期经皮肾镜碎石术。观察:1、手术前后肾功能、电解质等体现内环境变化指标以及白细胞、血红蛋白及C反应蛋白等系列创伤指标的变化,评估手术前后双侧同期手术对机体应激反应的影响;2、分别观察球囊扩张导管组和金属扩张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清石率、住院时间、组内输血率以及其他并发症如疼痛、发热等指标,观察两组间有无统计学差异。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6.0软件统计。计量资料以( X±S)表示。数据间的比较采用两组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球囊扩张组:20例患者均同期双侧成功应用球囊扩张建立标准通道,手术时间85±10min,双侧通道建立时间12.5±1.5min,该组患者均成功清除结石,术中出血量约74±25ml,均未输血。所有患者术后均放置肾造瘘管和输尿管支架管。术后第二天复查尿路平片评估碎石效果,1例术后结石残余(1/40,结石清除率97.5%),术后1周行原通道碎石,二次治疗后结石清除率达100%,患者平均住院时间5天。术后随访6月,未见远期并发症出现。患者手术前后肾功能、电解质、白细胞、血红蛋白及C反应蛋白等的变化无统计学差异,提示球囊扩张建立标准通道双上尿路结石同期手术对患者机体无明显影响。金属扩张组:20例患者均同期双侧成功应用金属扩张建立标准通道,手术时间113±10min,双侧通道建立时间20.3±4.5min,该组患者均成功清除结石,术中出血量约100±22ml,2例患者因血红蛋白降低明显给予输血,输血剂量为2U,悬浮红细胞。所有患者术后均放置肾造瘘管和输尿管支架管。术后第二天复查尿路平片评估碎石效果,6例术后结石残余(6/40,结石清除率85%),2例术后2周后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另有3例行原通道碎石,1例行输尿管软镜碎石,治疗后排石率达97%,平均住院时间6天。随访6月,未见远期并发症出现。手术前后球囊导管组和金属扩张组在出血量、通道建立时间等指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通过对比分析:1、球囊扩张建立标准通道双上尿路结石同期手术对机体影响小,安全可靠;2、双侧同期手术球囊扩张建立标准通道与金属扩张建立标准通道比较,出血量少、并发症少,手术时间短,术后结石清除率高,更加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