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243例不同面积的黑色素痣患者选择的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观察黑色素痣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情况并探讨其优缺点。方法从2003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我科治疗的243例黑色素痣患者为临床对象,根据不同的黑色素痣病变面积可以分为小面积(<20cm2)134例、中面积(20cm2~60cm2)61例、大面积(>60cm2)48例,共3个组,再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分为直接切除、分次切除、切除病变+游离皮片移植、埋置扩张器预扩张皮肤后皮瓣转移等4种方法进行手术治疗,观察每位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情况并进行评估,本文所有病例皆为按面积随机选择的病例,术后治疗效果评估皆为本科室同一医生进行评定。结果术后6个月在自然光下,距患者50cm处目测,评定疗效及美容效果,.分4级标准:Ⅰ级,无瘢痕形成及色素改变,病变完全切除;Ⅱ级,瘢痕不易觉察,无色素改变;Ⅲ,可见瘢痕稍高出或低于皮面,有色素改变,但不明显;Ⅳ级,瘢痕明显高出或低于皮面或皮损部分复发,有明显色素改变。①直接切除手术治疗方法组共93例,病变完全切除,术后无复发,根据黑色素痣面积大小,有85例小面积黑色素痣患者(占总数63.43%)和8例中面积黑色素痣患者(占总数13.11%)采用此方法。37例患者为Ⅰ级(45.18%);26例患者为Ⅱ级(31.18%);17例患者为Ⅲ级(13.97%);13例患者为Ⅳ级(9.67%)。②分次切除手术治疗方法组共53例,病变完全切除,术后无复发,根据黑色素痣面积大小,有42例小面积黑色素痣患者(占总数31.34%)和11例中面积黑色素痣患者(占总数18.03%)采用此方法。手术治疗效果评估分别为:23例患者为Ⅰ级(43.39%);20例患者为Ⅱ级(39.65%);6例患者为Ⅲ级(11.33%);4例患者为Ⅳ级(5.66%)。③病变切除+游离皮片移植手术治疗方法组共48例,病变完全切除,选择全厚或中厚皮片自体移植,术后无复发,根据黑色素痣面积大小和病变位置不同,有7例小面积黑色素痣患者(占总数5.22%),17例中面积黑色素痣患者(占总数27.87%)和24例大面积黑色素痣患者(占总数50%)采用此方法。手术治疗效果评估分别为:3例患者为Ⅰ级(6.25%);9例患者为Ⅱ级(18.76%);23例患者为Ⅲ级(47.91%);13例患者为Ⅳ级(27.08%)。④皮肤软组织预扩张+病变切除+皮瓣转移修复手术治疗方法组共49例,病变完全切除,术后无复发,根据黑色素痣面积大小,有25例中面积黑色素痣患者(占总数40.98%)和24例大面积黑色素痣患者(占总数50%)采用此方法。手术治疗效果评估分别为:10例患者为Ⅰ级(20.41%);22例患者为Ⅱ级(44.89%);13例患者为Ⅲ级(26.53%);4例患者为Ⅳ级(8.17%)。结论①直接切除缝合,手术时间短,患者痛苦小,手术治疗效果确切,不会影响组织修复效果和外观,术后并发症少,患者满意度高,是体表皮肤中小面积黑色素痣手术治疗的首选方法。②分次切除法手术操作直接明了,对于皮下组织丰富、脂肪较多、病变周围皮肤资源较紧张的面积中等黑色素痣患者,尤其是对儿童面部黑色素痣切除较为适用。③游离皮片移植是中等面积、大面积和特殊功能部位黑色素痣切除后,创面修复手术治疗的传统办法,但手术时间长,创伤大,术后反应较重,可能会出现感染、血肿、色素沉着、挛缩、圈状瘢痕、感觉消失等情况。对于患者的美观和形象有较大影响,满意度较低,不是治疗头面部中、大面积黑色素痣的好方法,但可适用于躯干、四肢或其他特殊部位的创面修复。④皮肤扩张器应用于头面部中、大面积黑色素痣的术后修复,相比游离皮片移植手术方法有明显的优越性,可以提供质地、色泽、厚度和感觉等与创面周围肤色相近的皮肤,愈后效果好,治疗效果明显,形态逼真,患者满意度高,但手术次数多,费用较高。该方法是目前整形外科手术切除后创面美容性修复的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