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冰盖和海冰表面融化微波遥感监测及多尺度影响因子研究

来源 :武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ck857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冰冻圈是地球表面对全球气候变化最为敏感的圈层,也是多圈层相互作用的关键纽带。冰冻圈变化是目前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内容。与快速变化的北极地区相比,南极冰盖和海冰以往受到的关注相对较少。然而不论是近年来快速减少的南极海冰,还是迅速崩解的南极大型冰架都正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南极冰盖和海冰消融直接影响着极区物质能量平衡。湿雪的表面反照率低于干雪,从而能够通过吸收更多的太阳辐射进一步的促进融化。冰盖表面融水会渗入和扩大冰裂隙,极端融化甚至会触发冰架的崩解。南极地区自然条件恶劣,实地观测资料极为稀少。此外,极区云量较多,还存在着漫长的极夜,这极大地制约了可见光遥感的应用。合成孔径雷达(SAR)、微波散射计和微波辐射计能够全天时全天候的工作,可以为南极地区提供大范围的观测资料。积雪融化产生的液态水会使雪层介电常数发生突变,微波传感器可以通过亮温或后向散射的变化探测到这些融化信号。但是由于卫星过境时间、传感器成像方式及微波雪层穿透深度等差异,不同微波传感器的积雪融化监测能力随着雪层特性和下垫面的变化而不同。由于缺乏实地观测资料,基于各种传感器的积雪融化监测精度未能得到验证。目前冰盖和海冰表面融化的探测算法通常都是基于一个全局阈值,然而最优的冻融判断阈值往往会由于积雪属性的变化而呈现时空差异。针对上述问题,本文综合比较了SAR、微波散射计和微波辐射计在不同下垫面的积雪融化探测能力。在此认识基础上,本文改进和提出了基于主被动微波传感器的融化探测算法,并分析不同时空尺度的南极冰盖和海冰表面融化变化特征。此外,本研究在缺乏地表观测资料的情况下,评价了不同积雪融化监测产品的相对精度,并融合多源数据的最优观测结果。最后,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阈值的冰盖表面融化监测方法。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包括:(1)基于SAR、微波散射计与微波辐射计的冰盖表面融化监测对比研究。研究表明:不同微波传感器在不同下垫面的融化监测中存在各自的优缺点,在蓝冰、裸岩和地形复杂的区域差异尤其明显;多源微波传感器在积雪融化监测中可以进行优势互补。(2)基于SAR的雷达冰川带和干雪线监测。研究表明:夏季融化越剧烈的区域,冬季雷达影像上后向散射越强;不同冰川带(包括干雪带、冻结-浸渗带、湿雪带和裸冰带)的雪粒径、含水量和海拔分布上存在差异,可以由Sentinel-1雷达影像进行提取;南极半岛干雪线(即干雪带和冻结-浸渗带的分界线)海拔随纬度的升高而降低;Larsen C冰架接地区域的剧烈融化与焚风效应有关。(3)基于微波散射计的Amery冰架表面融化监测。研究表明:Amery冰架接地区域表面融化非常剧烈,这是由于该区域分布着大量低反照率的蓝冰和裸岩,有利于表面融化和形成融池;在Amery冰架特殊的地形和地转偏向力的共同作用下,冰架东西两侧下降风风向相反,温暖的海风由Prydz湾吹向冰架东侧,促进表面融化,因此Amery冰架表面融化呈现东侧强西侧弱的空间分布特征。(4)基于微波辐射计的南极地区表面融化监测。研究表明:结合海冰密集度进行像元解混,可以有效的提高海冰表面积雪融化探测精度;南极地区的早期积雪融化开始于9月底,而持续融化开始于11月中旬;南极地区积雪融化呈现明显的纬度地带性,融化始日从边缘海冰向南极内陆逐渐变晚;2002–2017年间南极地区早期积雪融化始日显著变晚(0.68 days yr-1),Ross海和南极冰盖表面融化在变弱;南极海冰和南极冰盖的表面融化皆与夏季南半球环状模(SAM)显著相关,南极冰盖表面融化范围的减小与夏季SAM的增强有着密切联系。(5)多源冰盖表面融化产品的融合。研究表明:基于Categorical Triple Collocation(CTC)可以评价微波散射计、微波辐射计和区域气候模型(RACMO2)所获取的冰盖融化产品的相对精度;微波散射计在南极半岛大部分地区融化监测中表现最好,微波辐射计监测结果在剧烈融化的区域最为可靠,RACMO2模型在微波遥感难以工作的复杂地形区域表现最好;基于融合产品的分析表明1999–2017年间南极半岛表面融化呈现略微变弱的趋势,其中Larsen C冰架表面融化天数显著减少,这与南极半岛附近海域海冰的增加和环流异常导致的气候变冷有关。(6)基于自适应阈值的冰盖表面融化监测。研究表明:小波去噪可以较好地剔除非融化因素导致的后向散射变化;基于Rosin阈值法能够自动获取不同区域不同时段的最佳积雪融化监测阈值;南极半岛的表面融化比前人估算的要更剧烈,尤其是冬季融化;1999–2018年间南极半岛冬季融化呈现出显著增强的趋势(8%yr-1);2015/2016年南极半岛冬季异常剧烈的表面融化可能与南极半岛东侧焚风的增强以及该年的强厄尔尼诺事件有关。上述研究表明南极地区积雪融化存在多尺度影响因子。在小尺度上(几十公里以内)冰盖表面融化的空间分布主要受下垫面特征所主导;在中尺度上(几十公里到几百公里)冰盖表面融化的空间分布主要受局部地形所主导;在大尺度上(几百公里到几千公里)冰盖和海冰积雪融化的时空变化规律主要受环流因子所主导。下一步研究将尝试基于微波遥感数据定量反演融化量,并深入探究海冰-冰盖融化的交互关系。
其他文献
自2007年我国设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以来,村镇银行发展最为迅速,成为其中的领头羊。绩效是评判村镇银行运行状况和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自然备受关注。关于村镇银行绩效,学界主要从内部控制、治理结构、银行规模、股权结构与银行选址等视角进行研究,基于社会资本视角鲜有触及。村镇银行的目标客户主要是农户、农村小微企业等低收入群体,这类群体信贷需求数量少、次数多、频率高,且缺乏财务记录和抵押质押品等“硬信息”。村
学位
蓝舌病(Bluetongue,BT)是一种世界动物卫生组织(World Organization for Animal Health,OIE)法定通报的反刍动物疫病,可给流行国家或地区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自1979年首次发生BT疫情以来,我国已有31个省市地区发生过BT,而且存在的蓝舌病病毒(Bluetongue Virus,BTV)血清型众多,其中主要流行的血清型为1型和16型。鉴于其重大危害,
学位
抗菌药物不仅能够预防和治疗畜禽感染性疾病,还能促进动物生长和提高饲料报酬,因此在兽医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葡萄球菌、肠球菌和大肠杆菌是常见的条件性人畜共患病原菌,广泛存在于养殖生产的各个环节,可引起人和动物的多种疾病。随着抗菌药物的使用,动物源细菌的耐药问题日益严重。本研究调查了抗菌药物在广东省猪场中的应用情况,对葡萄球菌、肠球菌的耐药性进行了调查,为猪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数据支持;对某养殖场进行
学位
腹泻是威胁养猪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甚至可以引起新生仔猪的大量死亡。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猪轮状病毒是引起猪腹泻的主要致病原,国内研究报道较多,而猪圆环病毒(Porcine circovirus)、猪捷申病毒(Porcine teschovirus)以及人畜共患的肠道原虫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spp.)、毕氏肠微孢子虫(Enterocytozoon bieneu
学位
农民合作社作为农民自愿组建和民主所有的联盟组织,对许多国家的农业产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已经成为中国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的关键主体。与普通企业不同,农民合作社的所有者、管理者和惠顾者主要来自其成员,这使得其成员组织承诺对组织发展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理论研究表明,社员组织承诺是农民合作社得以形成与成功发展的关键。然而,伴随着农民合作社的不断发展壮大,成员的异质性与日俱增,使得社员组织承诺日趋弱
学位
砷(As)是一种重要的污染类金属元素,土壤酶可以作为其污染程度评价的生物指标。但其进入土壤后,会发生各种反应(氧化-还原、吸附-解吸等),造成在土壤中的形态再分配,导致不同形态的生态毒性差异明显。并且由于土壤团聚体是土壤最基本的结构单元和肥力的重要指标,土壤中的各类元素在团聚体中分布情况明显不同,因此不同粒级团聚体上的酶活性的变化特征截然不同。为了解砷在不同粒级团聚体上对土壤性质及酶活性的影响及机
学位
马克思主义理论领域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讨论,主要从历史唯物主义的最新发展、世界体系理论和资本逻辑的角度来切入。金融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形式,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直接的现实前提。金融资本主义造成了当前霸权主义的世界秩序、掠夺性的社会积累、经济的脱实向虚以及贫富差距的拉大,这些直接造成了当前世界的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和治理赤字。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正是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建构人类文明的新形态和
期刊
随着社会发展对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大,核能开发利用得到持续进展。然而,历史上核电站的几次重大事故,使得核电站的安全运行问题得到高度关注,并促进核电技术沿着更安全、更可靠、更具可持续性的方向不断发展。热导率作为描述物质热输运性质的物理量是反映材料导热性能的重要参数,核电站反应堆中燃料包壳材料的导热性能对其内部核燃料进行核反应的能量传递效率以及反应堆的整体安全性具有极大影响。包壳材料长期处于高温强辐照环境
学位
学术观点普遍存在于科学研究过程中。从宏观层面看,学术观点的提出、质疑、否定、推翻、重建等是科学理论发展的体现,而不同学派或学者所持不同学术观点和见解的交锋、争论、讨论,是科学发展的内在推动力。从个体层面看,系统掌握并及时了解领域各学派、学者的学术观点对于学者学术思考与开展研究实践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科研人员数目与科学文献的不断增多,传统通过人工阅读的方式进行学术观点的识别变得越来越困难。当前
学位
通过检索近年来中医药治疗腕管综合征相关文献,分析中医药对腕管综合征病因病机的认识及治疗本病的研究进展。结果发现,腕管综合征根本病机为“气血不足、邪滞筋骨”,即所谓“不荣则痛”“不通则痛”;治疗方法众多,“内外同治,针药相合”是中医药治疗腕管综合征的常用方法,包括中药内服、外洗、熏蒸,针刺,艾灸,针刀,推拿按摩等;“中西结合,综合治疗”是治疗本病的发展趋势。运用中医药治疗早、中期腕管综合征的患者疗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