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埋暗挖地铁隧道上穿既有结构关键问题研究

来源 :北京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ao_oai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下轨道交通,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形式,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根本出路。以北京市为例,按照2050年的轨道交通线长期规划,轨道交通总里程将超过1000km;大规模的轨道交通建设导致新建线路穿越既有线工程的出现,如果对穿越工程的理论认识不足或采取的工程措施不当,将有可能对既有线的正常、安全运营造成影响:在穿越既有线的工程中,可采用上穿或下穿方式,与下穿相比,上穿具有施工安全风险低、工程造价低、车站运营成本低、换乘方便、不受承压水影响等优势。目前,上穿工程的工程成功案例及相关研究较少,仍处于经验探索阶段。可以预计,随着地铁上穿工程相关理论的发展和逐步完善,上穿工程会越来越多。因此,亟需对城市地铁上穿工程中既有隧道结构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系统地研究。   本文在广泛研究已有相关成果的基础上,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及现场监控量测等方法,主要包括以下研究内容:   (1)借鉴成功的地铁上穿工程经验,提出了既有隧道结构的变形控制体系,上穿工程中的技术要点及上穿工程中的工作流程,其中工作流程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划分为上穿实施前、上穿实施过程中、上穿实施完成后三个阶段,并提出了各个阶段的具体的工作内容。   (2)基于集中荷载作用于土中的Mindlin解,推导了矩形均布荷载作用于土体中角点应力公式,讨论了全部弹性半空间无限体内附加应力解的情况,推导了弹性半空间无限体内任一点附加应力系数解析表达式,同时将公式退化到Boussinesq解,验证了公式的正确性;利用叠加原理与坐标平移原理,推导了双矩形均布荷载下附加应力公式,为分析上穿地下结构卸荷效应奠定了基础;   (3)根据卸荷附加应力解析公式,研究了新建隧道开挖卸荷参数,如卸载面积、卸荷中心与既有隧道的水平距离及垂直距离、土的泊松比、双矩形卸载中心距离等对既有隧道结构所受卸荷附加应力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不考虑地铁隧道本身刚度与地层差异的影响因素前提下,利用弹性地基梁理论,得到了既有隧道纵向上浮变形计算的解析公式,分析了卸荷参数对于地铁隧道最大上浮变形量以及纵向上浮变形曲线的影响,提出了既有隧道结构的纵向变形模式及不同变形模式下的变形函数;   (4)采用数值模拟法,建立FKAC3D地层-结构模型,将数值计算结果与实际监控量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对数值计算模型进行了有效性验证。在此基础上,对既有线的抗浮加固措施效应,如深孔注浆加固地层、中空预应力抗浮力锚杆进行了研究,同时,对导洞的时空效应、合理注浆加固范围、主动加固与被动加固措施效应、新旧结构的间距进行了研究。此外,采用二维弹塑性动力数值分析方法,探讨了既有1号线区间隧道列车荷载激振引起的上部土体位移与附加动应力变化规律。   (5)根据变位分配原理,提出了地铁上穿工程中的既有隧道结构变位控制流程,为了将总变形值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按照允许值的70%、80%作为预警值、报警值,将控制值分解到每一施工步骤中,确保每一步序的结构变形值都在控制指标内;制定了分布控制标准及既有线上浮变位分配控制曲线,最终根据此标准作为指导上穿工程施工及监测的依据;   (6)按照已建立的上穿工程技术体系,对地铁4号线西单站上穿既有1号线既有区间隧道工程的成功经验、技术措施进行系统地总结分析,与专项设计及现场监控量测结果对比分析,对卸荷计算结果、施工效应分析结果等进行了验证,并优化原设计方案。   通过对上穿工程中关键问题系统地研究,并对已经成功实施的上穿工程中宝贵的经验进行及时的总结,可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和借鉴,促进上穿近接施工理论的发展,以便能指导更多的实践工程。
其他文献
为了实现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开始对再生混凝土结构进行研究。目前关于再生混凝土构件及结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静力试验上,再生混凝土结构的振动台试验研究
北京地区地属寒冷地区,冬季供暖期长,供暖能耗占冬季建筑能耗的主要部分。但北京地区有着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属太阳能资源较富带。如果能充分利用太阳能作为冬季建筑供暖补充
在我国砌体结构的墙体材料中,粘土砖曾得到了大量的应用,但随着建筑节能和墙体改革的不断深入,目前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粘土砖已被禁用。在轻质节能、低碳型墙体材料的研发工作
本文以峪道河矮塔斜拉桥健康监测系统为研究背景,系统分析了斜拉桥非线性特点,静动力分析方法。基于ANSYS有限元模型,建立该桥成桥阶段基准有限元模型,分析该桥的静动力特性
一、本文考慮之Bauschinger effect,考慮梁從彈性狀態到初始屈伏, 應變強化,和強度退化狀態的彈塑性連績變化過程,根據此種恢 復力模型推導了梁單元之彈塑性勁度矩陣。而對於梁
在工程实践中,由于地震、强风及海浪等本身所特有的随机过程性质,往往需要将随机激励的频域模型转化为时域模型,这首先需要对工程随机激励进行有效的描述与建模,进而进行结构
柴达尔-木里铁路(柴木铁路)地处青藏高原东北缘祁连山东部,是继青藏铁路后在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修建的又一条铁路。柴木铁路线路所在区域海拔高度3600~4100m,年平均气温-2.8~-5.8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大跨结构在公共建筑中得到广泛应用。由于大跨结构多为质量轻、阻尼小的空间结构,对风荷载较敏感,因此风荷载是大跨结构设计的控制荷载。另一方面由
柱脚是上部钢结构与基础连接的重要枢纽,埋入式钢柱脚广泛应用于多高层钢结构,但目前对于边柱埋入式钢柱脚的认识尚不成熟,国内规范主要参考国内与日本有限的研究结果,缺乏边
该文结合长江三峡水利枢纽永久船闸高边坡工程,以三峡闪云斜长花岗岩为主,峨眉红砂岩为辅,研究了脆粘性岩石的长期力学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