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抗战时期的桂林被誉为“文化城”,城中云集各方文人,期刊杂志种类繁多,出版发行业繁荣发展。这一时期发行的进步期刊众多,《野草》尤为令人关注。这是唯一一本以杂文创作为主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抗战时期的桂林被誉为“文化城”,城中云集各方文人,期刊杂志种类繁多,出版发行业繁荣发展。这一时期发行的进步期刊众多,《野草》尤为令人关注。这是唯一一本以杂文创作为主题的进步期刊,它在中国共产党的指导下,左翼文人的联合主办下,在桂林地区一共发行了5卷29期。杂文所具有的时代性、先锋性以及杂文背负的“文以载道”使命,使得《野草》期刊成为一个反映社会问题的平台。此外,政党指导和左翼文人的文化政策取向使得《野草》期刊具有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因此,《野草》期刊的杂文创作既具有左翼意识形态下的普遍性,又具有杂文创作者的个体特殊性。基于此,本文以布迪厄场域理论介入《野草》期刊分析,展现《野草》文学场域的形成、发展,以及被查禁的历程,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构建《野草》形成的左翼话语审美机制。因此,正文分为三章,第一章论述《野草》文学场域如何形成,即客观关系的演变;第二章论述《野草》文学场域的发展,即场域核心理念决定的阶级话语与民族话语的建构过程。第三章论述《野草》文学场域的核心理念生发的话语审美机制;最后余论论述《野草》被查禁和重构话语建设。
其他文献
分享经济作为一项新兴产业,经营范围持续扩张,总量规模不断扩大,目前涉及租车、租房、金融、医疗、生活服务等众多领域,逐渐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但是由于分享经济的
春秋战国时期,名辩思潮勃然兴起,诸子百家为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对论辩技艺进行积极的探索,以好辩著称的孟子正是其中典型的代表。本文通过对《孟子》散文论辩特性的分析,藉
洪雅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南边缘,海拔417~3172米,当地气候温和,年均气温16.6℃,雨量充沛,适宜各类优质牧草的生长。该县从最初的利用田边地角零散种草,发展到现在的集中连片种草
产乳颗粒是由人参、当归、麦冬等五味中药组成的复方制剂,具有益气养血、疏肝理气、通络下乳的功效,主要用于气血虚弱、肝郁气滞所致的产后缺乳症。本课题在传统中医药理论指
目的研究肺癌患者血清中肿瘤标志物肿瘤相关抗原125(CA125)、肿瘤相关抗原153(CA153)、肿瘤相关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CEA)、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非小细胞肺癌抗原
计算机视觉领域中的视觉显著性研究大多局限于二维图像层面,而忽略人的视觉注意力决策是在三维动态场景下发生的。为此,在融合多种特征的显著性计算框架基础上,提出一种三维
目的对比天王补心汤、六味地黄汤治疗血管性痴呆(VD)小鼠的疗效。方法运用脑缺血再灌注建立小鼠VD模型,实验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脑复康阳性对照组、六味地黄汤组
公案小说是中国古代小说的一种题材分类,也是中国小说史上一个重要流派。小说序跋是小说理论的重要载体之一,涉及小说作者的生平事迹、写作意图、编写体例和小说出版、流传情
20世纪末,软陶工艺由欧美传入,目前,国内对于软陶工艺品也缺乏系统的阐述和技术探讨。如何使软陶服饰配件更好的装饰服装,在设计服装的同时可以便捷的设计制作出与之相对应的
为了使生态道德在人们心中内化,并在实践中外化为生态行为以培养具有时代特征的生态人,一方面应树立和运用新人类中心论和绿色生态理念,来完善生态道德行为规范,构建生态道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