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蚜迁飞的生理生化特性研究

来源 :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研究生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huz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四个方面研究麦蚜迁飞的生理生化特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在12℃~30℃范围内,麦长管蚜成蚜具有较强的飞行能力。该蚜在高温下飞行速度虽较快,但由于飞行时间很短,因而飞行距离并不长;在低温时,虽然飞行时间相对高温要长,但飞行速度较慢,其飞行距离也较短。在测试范围内飞行能力可以划分为2个温区:适温区12℃~22℃,高温区25℃及其以上。 麦长管蚜成蚜的飞行能力在1~5日龄较强。2~4日龄的飞行距离、飞行时间最长;3日龄的飞行速度最快。 2.比较禾谷缢管蚜飞行前后飞行肌超微结构发现:吊飞(8~12h)后飞行肌组织发生降解,肌纤丝消解后,出现空洞:肌节明显变短,由飞行前的3.26μm,缩短为2.94μm,经T测验差异显著。 比较同一发育阶段两种麦蚜飞行肌超微结构发现:麦长管蚜的肌节(3.84μm)比禾谷缢管蚜(3.26μm)的长;前者的肌丝排列不规则。 3.禾谷缢管蚜能量代谢的五种关键酶比活力测定结果表明:糖类和脂类代谢的两种关键酶(GAPDH和HOAD),在有翅成蚜1~5日龄时一直处于较高的活性状态。这一结论与该蚜飞行能力在 1~5日龄较强相吻合。由GAPDH:HOAD、GAPDH:CS和HOAD:CS的比值得出该蚜对能源物质的利用属于混合型,既有碳水化合物又有脂类。由GDH和LDH的活性得出:禾谷缢管蚜的无氧代谢能力弱,但在虫体有需求时能够提供一定的能量。 4.在禾谷缢管蚜体内可检测到三种JH同系物:JHⅠ、JHⅡ和JHⅢ,但有、无翅成蚜均只能检测到JHⅢ,而JHⅠ和JHⅡ都检测不到。在不同的发育阶段JH变化较大,差异显著或极显著。 母代有、无翅型对仔代不同龄期若蚜的JH滴度有明显影响:无翅成蚜所产仔蚜在1龄时JH(s)的量均高于同期有翅成蚜所产仔蚜的JH(s),其中,JHⅠ和JHⅢ的差异极显著;而无翅成蚜所产仔蚜在2~4龄时JH(s)的量比同期有翅成蚜所产仔蚜的JH(s)都低,其中2龄若蚜的JHⅡ、JHⅢ,3龄、4龄若蚜的JHⅠ, 以及4龄若蚜的JHⅢ差异显著或极显著。
其他文献
本文研究了山西省忻州、晋中、运城地区苹果黄蚜(Aphis citricola von der Goot)种群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并通过增效剂增效作用和生物化学离体酶系的研究,初步探索了苹果黄蚜的
水稻矮缩病毒(Rice Dwarf Virus,RDV)基因组由12条dsRNA组成,其中6个基因编码结构蛋白,6个基因编码非结构蛋白。S6和SS6是运动蛋白,S11是非特异性的核酸结合蛋白,并初步定位了其
昆虫能够感受空气中的挥发性物质,并依此作为寻偶、觅食和寻找产卵场所的信息。而昆虫触角感受器中的气味结合蛋白被认为是运输气味分子至嗅觉的受体,是昆虫专一性识别外界气味
学位
磷化氢(phosphine,PH3)是世界范围内广泛接受的溴甲烷替代熏蒸剂,已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储存保鲜和植物检疫等领域。然而,由于长期不恰当的使用,导致磷化氢抗性昆虫普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