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糖是一种普遍存在于真菌、动物、植物中的生物大分子,研究证明其具有抗氧化、抗肿瘤、降血糖等多种活性,它的提取工艺也成为研究的重点。但传统的提取工艺普遍存在提取时间长、效率低等缺点。本研究以细茎石斛为原料,将高压均质与超滤技术联合应用到多糖的提取工艺中,并与传统水提醇沉法进行对比,研究本实验方法提取多糖的提取率,对两种方法得到的多糖进行理化性质和活性对比,为该技术在多糖提取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主要成果如下:1、响应面法优化本研究提取工艺: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选取三因素三水平,用响应面方法对各个参数进行优化。最佳工艺条件为压强:51.80MPa,均质次数:2.09次,料液比1:32.98g/ml。提取率最大为24.23%。在以上实验条件下进行试验验证,重复三次平均值为24.27%。传统工艺水提醇沉法多糖提取率为16.73%。高压均质技术与超滤技术联合提取细茎石斛多糖较传统水提醇沉法提取率提高了将近50%,节约提取时间80%。2、两种方法制备的多糖进行理化性质比较:本方法不仅提高了多糖的提取率,而且提高了多糖的糖含量,同时大大降低了蛋白含量,PDM(本实验方法制备的多糖)蛋白含量仅为1.62%,而WDM(水提醇沉法制备的多糖)为15.34%。本研究方法会对多糖的粘度造成一定的影响,并且随着压强的升高,粘度逐渐降低。吸湿试验证明与WDM相比,50MPa制备的多糖提高了20%吸湿率,具有更好的吸湿性。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图片表明两种方法制备的多糖表观结构有显著不同,WDM表面多褶皱,在水溶液中呈团块状,而本方法制备的多糖表面光滑,水溶液中为线条状。PDM和WDMS经DEAE-Sepharose FF离子交换柱分离都可分为具有较大组分的中性多糖和较小组分的酸性多糖,红外光谱证明两组中性多糖都是具有相同官能团的有p-糖苷键的吡喃糖。3、本提取方法对多糖活性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制备的多糖都表现出较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但是本研究方法制备的多糖具有更好的抗氧化活性,在自由基体系中,呈现随着多糖的浓度升高而增强的趋势。体内抗氧化活性表明:PDM和WDMS都能提高小鼠血清和肝脏组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降低丙二醛的含量。但在高剂量组PDM和WDMS活性之间有差异性,本研究方法制备的多糖具有更好的体内抗氧化活性。降脂活性实验证明:两种方法制备的多糖虽然不能与阳性对照药物相比,但均表现出一定的降脂活性。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均有降低的趋势,PDM与WDMS相比具有更好的降脂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