疟疾防治项目评价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yuxun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疟疾是全球最普遍且最严重的热带病之一,严重危害着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与艾滋病、结核并列全球三大公共卫生问题。2006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消除疟疾指南,鼓励和支持具备消除疟疾条件的国家和地区消除疟疾。2008年,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高级别会议通过了《全球疟疾行动计划》,提出到2015年消除疟疾死亡病例,并最终在全球根除疟疾的宏伟目标。疟疾曾严重危害我国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影响社会经济发展,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疟疾防治历经四大阶段,贯彻预防为主,科学防治的方针,实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疟防成就。根据2006-2008年全国各县(市、区)的疟疾发病率统计,我国97.38%的县(市、区)连续3年的发病率已降至1/万以下或无当地感染病例,标志着我国的疟疾防治已由控制进入消除。2010年5月,我国发布《中国消除疟疾行动计划(2010—2020年)》,决定2010年在全国范围内启动消除疟疾工作,提出“到2015年,全国除云南部分边境地区外,其他地区均无本地感染疟疾病例;到2020年,全国消除疟疾”的目标。2009年我国申请全球基金国家策略申请疟疾项目获批,作为我国消除疟疾行动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有益补充,为我国消除目标的如期实现提供有力的经费支持,并为我国消除疟疾乃至其他国家消除疟疾提供项目管理经验。研究目的通过整理分析全球基金NSA项目的投入、活动、产出、防治效果与结果等数据,对该疟疾防治项目进行评价,并分析我国疟疾发展趋势,对我国今后疟疾防治工作提供参考建议。研究方法1.文献分析。查阅中国及全球疟疾防治效果评价等相关文献、我国疟疾防治相关政策或技术文件以及中国疟疾疫情相关统计数据,整理归纳我国疟疾防治现状与疟疾发展趋势。2.二手数据收集与分析。收集了全球基金NSA疟疾项目的投入、干预与活动、结果等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了梳理和分析。3.运用“投入-活动-产出-结果-长期结果”的“结果链(results chain)"逻辑框架分析评价全球基金NSA疟疾项目,对具有我国消除疟疾行动代表性的全球基金NSA疟疾项目各项数据的研究,对照《中国消除疟疾行动计划(2010-2020年)》的阶段目标和工作指标,对总结经验,寻找差距,能更直观地分析政策实施过程中的成功与不足之处,今后开展消除疟疾工作具有借鉴和示范意义。研究结果1.防治效果明显:NSA疟疾项目实施两年来,全国88%的一类县(市、区)疟疾发病率已降至万分之一以下,无本地感染病例的一、二类县(市、区)的比例分别达到了21%、86%。云南、海南两省以县为单位的恶性疟发病率持续下降,到2011年12月31日,海南省全省已无本地感染恶性疟;云南省恶性疟发病率接近十万分之一。全国疟疾疫情报告显示,项目期间,我国疟疾发病率大幅下降,且报告疟疾病例的县数明显减少,全国疟疾流行地区分类发生改变,疟疾病例类型比例也发生了较大变化。2.防治指标基本达标:“疟疾病例实验室检测率”指标基本达到了预期目标,完成值为97.83%“疟疾病例实验室确诊比例”指标超过了预期目标,完成值为84.86%;规范治疗完成率与目标值仍有差距,为85.69%,休根治疗完成率则大大超出预期,达到了147.90%。“拥有至少一顶长效蚊帐/药浸蚊帐的家庭比例”超过了预期目标,完成值为88.29%;但“疫点处置率”、“调查前一夜睡在长效蚊帐/药浸蚊帐内”完成值较预期目标还有较大差距,需予以加强。健教宣传覆盖率达98.09%(12509/12753),居民疟疾防治知识知晓率和中小学生疟疾防治知识知晓率均较项目实施前有显著提升。较好完成了对各级专业人员的技能培训,受培训人数分别占项目地区乡级医务及防保人员的63.41%和村医总数的98.02%,且94.9%的镇卫生院人员和村医对项目培训表示比较满意或非常满意。3.项目投入提供疟防保障:NSA疟疾项目资金、卫生产品等物资的投入极大地缓解了项目地区实现消除疟疾目标所需资源的不足,项目采购下发的显微镜、长效蚊帐、杀虫剂、快速诊断试纸条等卫生产品,及时弥补了各级疾控机构和乡镇卫生院疟疾诊断、预防方面的物资缺口;而交通工具、办公设备等物资的采购下发,也为基层开展项目工作和消除疟疾工作提供了必要的物资保障,为今后该地区开展疟疾防治工作打下了物质基础。NSA疟疾项目除了对专业技术人员各类技术培训外,还开展各类项目管理培训,使项目人员、财务人员学习掌握了全球基金项目管理理念,开拓了工作思路,提高了管理水平,为确保项目工作规范有序开展提供了人才保障。NSA疟疾项目开展工作过程中注重加强政府动员和多部门合作,畅通沟通渠道,为消除疟疾工作提供了机制保障。结论与建议1.全球基金NSA疟疾项目的执行使我国的疟疾疫情有明显下降,其干预措施和项目管理经验对我国今后消除疟疾工作有借鉴意义。同时,我国疟疾发病的分布情况发生了改变,我国消除疟疾工作已经进入到新一阶段,因此根据疫情变化,转变我国疟疾防治应对策略,对我国实现消除疟疾目标意义重大。在本地感染病例大幅度下降的情况下,输入病例已成为目前我国疟疾防控工作的重点之一。另一方面,全国疟疾流行县的重新划分也意味着疟疾防治资源配置需要重新统筹分配。2.在今后我国消除疟疾的进程中,建议如下:1.引入NSA疟疾项目管理理念和方法,借鉴项目成功经验,提高疟疾防治工作质量;2.进一步规范疟疾防治工作的管理,加强地方防治机构的重视,提高疟疾防治效率;3.持续防治经费投入,针对消除疟疾形势变化,统筹整合资源开展工作,加强关键技术研究,关注消除策略转变与技术创新。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我院门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
在分析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存在宣传教育不到位、理论与实践对接不足、教育资源短缺、大学生创业的制约因素不能根本排除等问题基础上,探索通过加强宣传、运用模拟平台、结合网
服务小微企业、支持实体经济是城市商业银行顺应国民经济发展趋势、坚定市场定位的重要发展策略。国内一些城市商业银行通过组建专营机构、培育特色支行、创新金融产品等重要
焦虑对韩语学习的影响和作用不可忽视。学生韩语学习的焦虑因素有过低的自我评价、性格特征、考试、课堂教学活动形式、韩语学习本身等。本文通过对影响韩语学习的焦虑因素进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新型学科,经过30多年的建设,实现了快速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学科理论体系基本形成,在支持、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发挥了很大作用。但我们应当清醒地
<正> 世界银行以促进可持续发展,提倡对人的投资,减少贫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宗旨。世界银行通过提供贷款、技术援助和政策引导,帮助其发展中成员国达到这个目标。世界银行
目的 探讨右室 Tei指数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病临床怀疑肺心病患者右室功能的价值。方法 超声观察测量 4 2例患慢性阻塞性肺病临床怀疑肺心病患者及 33例正常人常规超声指标 ,
动机是动物行为的基本推动力。愤怒作为一种特殊的负性情绪通常具有趋近动机的性质,但在某些情境下却跟回避动机有关。对这些冲突的证据有两种解释,其一认为愤怒的特异性成分
《故都的秋》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也是郁达夫的代表作品之一。作者通过对北平清秋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故都秋天的热爱、向往和赞美、眷恋之情,字里行间流露着深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