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粒保护蛋白hPOT1对宫颈癌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来源 :武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1214061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hPOT1在宫颈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目的:研究端粒保护蛋白hPOT1在宫颈癌和癌旁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差异,以及hPOT1表达与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探讨hPOT1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94例宫颈癌组织和12例癌旁正常宫颈组织中hPOT1蛋白的表达情况。参照文献方法,采用hPOT1阳性指数(Positive Index, PI)来进行结果判定。比较hPOT1阳性指数在宫颈癌组织和宫旁正常组织中的差异。并根据hPOT1阳性指数将94例宫颈癌组织分为低表达组(≤30%)和高表达组(>30%),分析两组在年龄分布、病理类型、病理分级、T分期以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方面的统计学差异。结果: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hPOT1蛋白主要表达于宫颈癌和正常宫颈组织的细胞核内,染色呈棕黄色颗粒。hPOT1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指数为31.52±8.95%,明显高于其在癌旁组织中的阳性指数(15.50±4.26%,P<0.001)。hPOT1蛋白低表达组和高表达组的阳性指数分别为23.04±6.36%和40.76±6.49%(P<0.001)。两组的年龄分布、病理类型(宫颈鳞癌与非鳞癌)、病理分级(G1-2/G3)、淋巴结转移与否(N0/N+)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是,在hPOT1高表达组中T2-3期比例(29/45)明显高于T1期比例(16/45),在hPOT1低表达组中T1期比例(35/49)显著高于T2-3期比例(14/4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表明T分期越晚,hPOT1表达水平越高。结论:端粒保护蛋白hPOT1表达升高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密切相关,hPOT1可能成为抗肿瘤治疗的潜在靶点。第二部分抑制hPOT1表达对宫颈癌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目的:建立稳定转染慢病毒载体重组hPOT1-shRNA质粒的宫颈癌C33A细胞模型,以此来研究抑制hPOT1表达对C33A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探讨hPOT1成为宫颈癌放射增敏靶点的可能性。方法:构建靶向抑制hPOT1的重组慢病毒载体pGMLV-SC5-hPOT1-shRN A及相应的阴性对照空质粒载体pGMLV-SC5-Neg-shRNA,稳定转染C33A细胞,然后分别通过qRT-PCR法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hPOT1mRNA含量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通过克隆形成实验,运用GraphPad Prism5.0软件结合单击多靶模型公式拟合细胞存活曲线,得到SF2、Do、Dq、N值,计算放射增敏比SERSF2和SERDq。结果:本实验成功构建了靶向抑制hPOT1的重组慢病毒载体,并成功转染C33A细胞,建立了稳定转染的实验组细胞模型C33A/hPOT1-shRNA和相应的阴性对照组细胞模型C33A/Neg-shRNA。经q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验证,C33A/hPOT1-shRNA细胞的hPOT1mRNA相对含量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01)。克隆形成实验结果显示,C33A/hPOT1-shRNA和C33A/Neg-shRNA细胞的SF2分别为0.380±0.059和0.563±0.072(P=0.0003),Do分别为1.428和1.658,Dq分别为0.983和2.393。抑制hPOT1后得到SERSF2和SERDq值分别为1.482、2.432。结论:靶向性抑制hPOT1表达能够增加宫颈癌C33A细胞对放射线的敏感性,hPOT1有可能成为宫颈癌放射增敏的靶点。第三部分抑制hPOT1表达对宫颈癌细胞放射增敏作用机制的研究目的:进一步探讨抑制hPOT1表达提高C33A细胞放射敏感性的机制。方法:靶向抑制C33A细胞hPOT1表达后,通过Southern Blot方法检测稳定转染细胞传代至8-10代时的平均端粒长度;TRAP-PCR-ELISA方法检测端粒酶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经过X线照射后不同时间点的细胞凋亡水平和细胞周期分布的变化;细胞免疫荧光法结合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辐射后细胞核内γ-H2AX灶点变化(反映DNA损伤及修复)。结果:靶向抑制C33A细胞的hPOT1蛋白表达,对端粒酶活性无明显影响;但导致其子代细胞的平均端粒延长(8.78±0.726kb比7.20±0.551kb,p=0.0055):并增加了C33A细胞的自发性凋亡率(4.07±0.52%比5.16±0.67%,t=2.57,p=0.042)和辐射诱导的凋亡率(43.16+3.11%比34.95%+4.56,t=2.97,p=0.025);降低了辐射后细胞周期G2/M期阻滞的比例(12h点t=5.995,p<0.001;24h点t=9.527,p<0.001;48h点t=12.81,p<0.001),缩短了G2/M期阻滞的持续时间。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辐射后C33A细胞核内的γ-H2AX灶点,我们发现抑制hPOT1蛋白表达导致5Gy X线照射后0.5h γ-H2AX灶点明显增多(P<0.001),到照射后12h,C33A/hPOT1-shRNA细胞核中残留的γ-H2AX灶点仍明显多于阴性对照组细胞C33A/Neg-shRNA,表明靶向抑制hPOT1导致辐射诱导的DSB损伤增多且DSB修复能力下降或者延迟。结论:靶向抑制hPOT1表达增加C33A细胞放射敏感性的机制与端粒酶活性变化无关,而可能与端粒延长但端粒不稳定性增加有关。抑制hPOT1表达减弱和缩短了G2/M期阻滞,可能导致未经修复或修复不完全的细胞进入有丝分裂期,进一步增加端粒的不稳定性,增加细胞凋亡,从而导致放射增敏。另外,辐射后DSB损伤增多和DSB修复能力下降或修复延迟也可能与hPOT1的放射增敏作用有关。总之,抑制hPOT1表达导致C33A细胞放射敏感性增加,hPOT1有可能成为宫颈癌放射增敏的重要靶标之一,本研究为寻找放疗增敏的新靶标提供了有利的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对国家标准《地质岩心钻探钻具(GB/T 16950—2014)》中的钻杆、套管等相关技术规定和制修订依据进行了总结,对该标准实施后的企业采标(贯标)情况进行了调研分析,以期引起钻探同行
用垂直平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我国不同地区杉木幼苗叶进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酯酶同工酶,苹果酸脱氢酶同工酶的比较研究。实验结果表明: 1) 四川德昌杉木三种同工酶谱与其
胡塞尔的生活世界有多重含义,也表明他从一个学者和哲学家转向了一个思想家.生活世界理论包含着悖论.现象学的超越论的哲学揭示了这是主观性的悖论,又通过自我反思消除了这一
脑血栓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临床疾病. 以脑动脉主干、皮质支动脉粥样硬化为主要表现,从而形成血栓的根源为血管增厚和管腔缩小阻挡,进而导致血液供应减少或阻止血液供给大脑,
基于合约规定,公司的电动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必须在充电桩点充电,以保证行程顺利完成,部分用户为节约时间或减少成本在过桩点不进行充电,导致路程中因为电动汽车没电而出现各种
本文以融入自然的环境观为基础,结合同一规划设计项目,对建筑规划中与环境融合的建筑形式进行了分析并作出不同的方案设计尝试,拓展思路,深化主题。同时从三方面人手,把握人、建筑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千花竞秀功名树,一叶回甘云雾茶."--摘自赵朴初先生咏苦丁茶诗(一)苦丁茶饮用历史较早,其名称唐代以前称"瓜卢"、"皋卢",宋、明时逐渐改称"苦簦",或简写成"苦丁",与"瓜卢"、
Pfizer公司的新型抗癌药SU11248(Ⅰ)的Ⅲ期临床试验提前结束后,可能比预期提前上市用于应用Novartis公司的Glivec/Gleevec(Ⅱ)治疗效果不佳的胃肠间质瘤病人的治疗。
美国FDA药物安全性办公室说,应加强注意力缺失多动症(ADHD)药物的标签,以反映药物引起狂躁症或精神病症状及体征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