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梳理W医院核心绩效指标的构成要素,对比该医院开展研究型医院建设前后几年内核心绩效指标变化,剖析各级指标变化的深层次原因,揭示现代化研究型医院的建设经验,为现代医院管理者提供医院发展的思路借鉴。方法:本论文首先采用平衡计分卡方法,综合国内外绩效管理相关研究进展,选出W医院财务状况、客户层面、内部运行和学习与发展四个维度的一级指标。然后,在两轮德尔菲专家咨询法的基础上,确定W医院核心三级绩效指标体系。对照绩效指标体系,从医院各年度常规数据报告中提取2011年、2013年和2015年相关指标数值,计算各指标得分情况。最后,结合W医院开展研究型医院过程中在财务、客户、医疗和科研等方面的经验做法与成就,分析各项指标变化的深层次原因,探究建设研究型医院对医院核心绩效指标的促进作用。结果:1分析了两轮专家咨询结果第一轮专家咨询结果:26%的专家认为成本指标中的“管理费用”包含较为广泛,在实际收集数据时较困难,建议将其换成耗材占比;45%的专家认为“医疗事故例数”是医院比较敏感的指标,难以收集到真实数据,不支持使用该指标,建议使用“三级以上手术量”和“二次手术率”替代。30%的专家不赞同采用“医生年均门诊病人数”和“医生平均出院病人数”,认为这项指标容易导致门诊和住院质量得不到保证,建议换成“总门诊量”和“收治量”;35%的专家认为应将“课题数量”和“课题经费”限定为“省部级以上课题数量”和“省部级以上课题经费”,这样更能反映该医院科研整体水平和综合实力,也是该医院定位于研究型医院建设的有效反映。第二轮专家咨询结果:一级指标与二级指标的认同率为100%,三级指标的认同率大于90%,仅有个别专家提出不同看法和建议,专家意见总体上能达成一致。2确立了W医院核心绩效指标体系基于平衡计分卡方法,综合两轮专家咨询意见,利用德尔菲法确定了W医院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包含财务维度、客户层面、内部业务流程和学习发展四个维度的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32个三级指标。3确立了W医院各级绩效指标的权重利用专家咨询法,通过该医院专家对已确立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中的一级指标进行两两对比,引入Saaty相对重要性等级评分表作为评判标准,专家根据其重要性打出适当的分数。然后利用层次分析法算出各维度初始权重,并结合其他所有专家评分得到的权重系数,取平均值得出最终的一级指标的权重。同理计算出最终的二级和三级指标的权重。4获取了W医院各级绩效指标的实际数值通过与该医院的相关部门协调沟通,最终获取了W医院各年度各级绩效指标的实际数值。5确定了W医院各级绩效指标的得分根据所获取的该医院三级各项指标的数值,对2011年至2015年绩效评价指标进行综合评分。便于考核,给每个三级指标设定一个虚拟标准分数即10分,根据相应权重对其标准化处理得出最终指标得分。W医院绩效指标得分三年总体呈上升趋势,财务层面和患者维度得分略有波动,内部运行维度得分小幅提升,学习与发展维度得分明显上升,从2011年的0.27上升到2015年的0.47,这主要得益于该院自2013年全面开展研究型医院建设后在科研项目申请和科研成果数量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结论:本研究运用平衡计分卡,对W医院核心绩效指标进行梳理、打分,并对不同年份指标得分进行纵向比较,不难看出W医院创建了适合自身特点的研究型医院发展路子,揭示一条通过建设研究型医院实现医院核心绩效提升、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现代综合医院的发展路径:1研究型医院是今后现代综合医院发展的重点方向;2平衡计分卡对医院绩效管理有显著的促进作用;3 W医院开展研究型医院建设成绩斐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