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移动导航终端的灾害数据采集及信息处理系统研究

来源 :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3496828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地域辽阔,各种自然灾害频发,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当前,以卫星通信技术为代表的无线通信技术在应急救灾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其在灾害数据采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目前的应用主要是利用GPRS通信网络和GSM通信网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简单的文本灾害描述信息的采集,没有实现图像、视频等带有位置信息的多媒体灾情数据的传输上报。随着北斗二代导航系统和3G移动通信网络的逐步部署,对灾害现场图片、视频、音频、表单等数据及数据相关位置信息的需求大大提升。在此背景下,设计能够满足多样化需求的、更为高效的灾害数据采集系统对提高灾情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提高应急救援工作效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针对上述问题,本文首先研究了国内外灾害现场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阐明其优势及问题;其次,分析灾害现场调查人员或者核查人员的工作需求,并从需求出发,以最新修订的《自然灾害情况统计制度》为依据,提出了基于移动导航终端的灾害现场数据采集及信息处理系统框架;最后建立现场数据采集及信息处理系统。   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   1)阐述了系统相关技术背景,概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目标与主要研究内容。   2)简要介绍了移动终端、移动GIS、灾害现场数据采集及信息处理系统的国内外现状,重点分析了基于手机的灾情快速收集处理系统和基于北斗卫星的灾情信息采集与灾害应急指挥系统,提出了现有系统所存在的问题。   3)以灾害现场调查人员或者核查人员的工作需求为依据,设计了现场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结构框架,并对总体结构、功能模块和数据处理流程进行了分析和设计,对系统中的实时监控子系统进行了详细分析,同时给出了数据库总体框架。   4)建立基于ArcGIS Engine的民政灾情信息处理系统,初步实现了终端定位、地图查询、实时监控、用户和终端管理、专题图、数据报表等功能。
其他文献
会议
  为筛选出具有高光效和农艺性状的优良大豆种质资源,对黑龙江省和吉林省育成的140份大豆品种进行了光合速率和农艺性状的变化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年代的推移,不同年代品种在
会议
会议
会议
  JIP-test parameters derived from the fast increase phase of chlorophyll a fluorescence transient are generally used to characterize the efficiency of photos
会议
围栏封育和翻耙补播豆科牧草是科尔沁地区广泛采用的草地改良措施,为探讨这些方法对退化草场和土壤的改良效果以及确定草地改良评价指标体系,本研究选取天然轻度退化草地、重
强震前的卫星热红外异常现象早已引起了中外学者的关注,然而热红外遥感受云雾影响严重,当天空有云时便不能对地面进行有效观测。相反,被动微波遥感具有穿云透雾的能力,可以获
超分辨率土地覆盖制图是遥感信息处理领域近年来新出现的一个研究热点,使得利用现有遥感数据生成更高分辨率的土地覆盖图成为可能。基于指示地统计学的超分辨率制图方法提供了
在教学中,学生对同一习题屡做屡错的现象非常普遍.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缺乏反思意识和纠错习惯.本文从督促学生养成纠错习惯,提高学生反思意识方面展开阐述,提出提高学生自主
农作物种植面积是农业调查的一项重要指标,将统计抽样调查技术与遥感技术相结合,综合二者优势而发展起来的空间抽样技术在农作物种植面积测算方面已得到广泛应用。但是,由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