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741杨嫩枝扦插苗质量评价及毛白杨成熟材料组培幼化

来源 :河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robert6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转双抗虫基因741杨(简称转基因741杨)硬枝扦插难生根的特性,提出了适合无性繁殖的“移棚不移苗扦插繁殖”和“遮荫间歇喷雾扦插”育苗技术,将组织培养及多种扦插繁殖技术有机结合在一起,建立了转基因741杨综合配套育苗体系,实现生长季节全程育苗,免除苗木移栽程序,提高了繁殖系数,降低了育苗成本。但是,不同时期培育的苗木,生长量不同,苗木质量上是否存在差异,能否满足生产上的需求,成为该体系能否在生产上推广应用的关键。因此,为了完善这一育苗体系,同时为转基因741杨的推广奠定基础,本论文对转基因741杨在不同月份嫩枝扦插的假植苗,进行了苗木质量评价。 毛白杨成熟材料组培幼化部分的试验是从成年毛白杨上、中、下、基部萌生条取芽子进行组织培养复幼的研究,内容包括分化扩繁、叶组织培养、生根培养、内源激素测定等。 (1) 转基因741杨在5、6、7、8不同月份嫩枝扦插的苗木生长不同。指标测定结果表明,5月份扦插的嫩枝生长较快,但苗木间分化程度较高,8月份扦插的嫩枝生长相对较慢,但苗木的分化程度低,生长整齐。 (2) 不同月份苗木在第二年春季栽种后,生长节律相同,经过一年生长,不同月份间苗木生长差异不明显,5月份扦插的苗木生长略优于其它月份扦插的苗木。同时光合测定结果表明,7、8月份扦插苗的光合能力较5、6月份的强,但他们的差异未达到5%的显著水平。 (3) 在自然状态下,不同月份扦插的苗木保水能力存在差异,越早扦插的苗木保水能力越强,越冬受低温伤害越轻。不同月份扦插的苗木失水后恢复生长能力也存在差异,5月份苗木质量较好,在失水5d后仍具活力。 (4) 通过测定不同月份扦插的转基因741杨寒冷胁迫下的电导率、膜质过氧化物(MDA)、可溶性蛋白含量、原生质膜透性等生理指标的变化,对不同时期的扦插苗的抗寒能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伤害程度加重,不同月份扦插苗的相对电导率越来越大,呈增加趋势。在。5℃以上变化平稳,-5℃以下急剧上升,到-15℃时,5、6、7、8各品种的电导率已分别达到了48.8%、65.9%、72.1%、65.9%,不同月份扦插的苗木间差异未达到5%的显著水平。在同一低温处理下,不同月份扦插苗的MDA含量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变化趋势大致相同,不同月份扦插的苗木间差异均未达到5%的显著水平。恢复测定结果表明-5℃处理的扦插苗的发芽数量最多,枝条全部保持绿色,恢复生长最好。-20℃处理的扦插苗的发芽数量最少,枝条变黑。同一处理温度下各月份扦插苗的恢复生长间的差异未达到5%的显著水平。 (5) 约20年生毛白杨不同部位芽组织培养研究结果表明,成年毛白杨从上部至基部的各部位分不定芽的分化系数不断增大,组培苗生长也不断增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阿替普酶静脉溶栓预后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实验对象,且均实施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根据疗效
房地产行业属于基础性行业,其涉及范围广且关联程度高,无论是建筑工程还是金融行业都与之息息相关。从金融政策法规方面来探讨我国房地产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正>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一方面对医疗保健服务的质量需求不断增长,另一方面对医疗保健过程中的人文关怀的要求亦日益增加。因此,护理工作要重新认
目的:营造温馨护理文化,提高护理队伍整体素质。方法:通过护理文化建设,改变护士服务理念,规范护理行为,凝聚团队力量,建立激励机制,激发组织活力,规范服务流程,强化科学管理
翻译是文化交流的桥梁。通过翻译,不但能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还能给这种文化输入新的血液。诚如季羡林先生所说:“倘若那河流来作比,中华文化这条长河,有水满的时候,也有水少
2007年4月底,太湖蓝藻大规模暴发,对无锡市供水造成了严重威胁。为缓解供水危机,启动了应急响应机制,引江济太应急调水10.04亿m3,有效缓解了无锡供水危机。实践证明,实施引江
现阶段我国的农村财务收支以及管理是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点问题。优化和完善相关农村财务收支管理工作,有利于农村相关财政工作的收支稳定,在根本上促进农村整体发展。对
目的了解肾移植病人亲属的心理健康状况,并探讨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自行设计的相关因素问卷,对76例肾移植病人亲属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其心理状态及相
诚信是会计行业发展的"至上原则",是会计行业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的安身立命之本。然而会计行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诚信危机",重塑会计诚信就显得越发迫切和重要。由此提出重塑会
<正>编者按我国核电机组并网运行17台,开工建设13台,在建规模世界第一;核电自主创新体系不断完善,核电关键设备和材料国产化率显著提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华龙一号"三代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