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结构静力和动力弹塑性分析对比与研究

来源 :山东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oud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筑结构在遭遇罕遇地震时,很有可能会进入弹塑性状态,了解结构在大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研究确定结构的薄弱层位置,对结构的安全保障至关重要。本文利用Midas/Gen有限元分析软件对8层和12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分别进行了静力弹塑性pushover分析和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并对两种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及抗震性能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首先,本文对静力弹塑性分析和动力弹塑性分析的基本理论、发展现状作了介绍,对静力弹塑性分析中侧向水平加载模式、常用方法,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中地震波的选取和调整、恢复力模型等作了论述。  其次,在静力弹塑性分析中采用了均匀分布和倒三角分布两种加载模式,分别作用于结构的X、Y方向,并用位移控制法进行模拟分析,得到了结构的基底剪力—顶点位移曲线、层位移、层间位移角以及塑性铰发展等数据,根据计算结果确定结构的薄弱部位,对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评估,对不同加载模式下结构的地震反应作了分析和对比。  在动力弹塑性分析中,选用了两种地震波输入,调整后分别作用于结构 X、Y两个方向,采用直接积分法对结构的整个地震动响应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了解结构的内力和变形,确定了结构的薄弱层位置,评估了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和研究了不同地震波作用下结构的地震反应。  最后,对8层和12层框架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pushover分析和时程分析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和分析。分析表明,两种分析方法所得到的结构内力和变形的结果存在差异,且这一误差随着结构高度的增加逐渐增大;两种方法都可以用来研究结构在大震作用下可能会出现的薄弱部位,且两种分析结果基本相符。对于结构高度不是很高、形状规则的高层建筑结构,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能够较好地反映结构的抗震性能,判断结构薄弱层的位置,且运算简便,方法实用,因此适合于在实践工程中广泛地应用;但是在复杂情况下计算精确度更高的动力弹塑性分析仍然是重要的分析方法。整个论述为两种弹塑性方法在实践中更好地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其他文献
质量成本的概念诞生于上世纪50年代,它是企业质量管理在经济上的表现,它不仅拓宽了质量管理的范畴,深化了质量管理的理论,而且对企业经营理念也产生了较大影响。然而随着质量管理
排水管网是城市市政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投资比例约占整个排水系统投资总额的70~80%,因此对排水管网进行优化设计,降低工程投资费用,具有非常重要的经济意义。以往很多研究者在选
现阶段,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国内高层以及超高层建筑拔地而起。在国内一线城市随着文化发展和商业需要,各种风格的建筑也应运而生,这势必导致大量旧的建筑的拆迁,而爆破作为一种施
金属面夹芯板是一种上下面板为薄壁型钢,中间芯材为相对刚度较小、密度较低的泡沫材料或无机纤维材料粘结而成的组合结构,如果芯材采用酚醛泡沫则为酚醛金属面夹芯板,简称酚醛板
随着我国对水电能源的开发利用,修建了大量的水利工程。特别是对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水力发电站,其进水口边坡的稳定不仅对工程的顺利建设有重要影响,同时关系着水电站以后的
近年来在西部地区煤矿立井的开凿过程中,广泛使用全深冻结技术穿过软弱的孔隙、裂隙含水岩层。在全深冻结凿井过程中,穿过马头门等井筒附属硐室的冻结孔在解冻后极易形成竖向
斜拉桥拉索的振动及其控制策略问题是近年来科学与工程领域的热点研究领域之一。其核心的难点问题是如何建立准确而实用的动力特性分析模型以及如何应用建立的理论模型进行斜
钢交错桁架结构体系具有经济、实用、高效的优点,是一种符合我国建筑钢结构发展方向的结构形式。但是,交错桁架结构体系的延性和耗能性能较差,制约了其在高烈度地区的应用。新型
复合地基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良好的经济性,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工程长达50年甚至更长的使用周期内,很可能会出现因地下水位下降等原因引起地基土沉降。当在役复合地基置于
连梁是延性剪力墙承受地震作用而发生破坏的第一道防线,在高层联肢剪力墙结构的抗震设计中,连梁是剪力墙结构主要的耗能构件。现行的规范并没有提出针对小跨高比连梁(一般小于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