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社会急需大量的具备高素质的综合型旅游专业人才来填补市场空缺,这种需求极大地促进了高职院校旅游教育专业的发展。与此同时,复杂的社会环境给旅游行业带来了复杂性和多样性,要求高职旅游专业的毕业生在进入旅游行业之前,不仅要具备丰富的旅游管理理论知识,同时更要具备复杂问题的应对与处理能力,这对高职院校旅游专业的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在高职《旅行社经营管理》课程教学中,一般是应用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虽然有的高职院校也采取了校外实习来填补课堂教学的不足,但收效并不理想。因为旅行社容纳实习生有限,学校不可能把学生全部安排到旅行社实习,有的高职院校对旅游专业学生安排的实习单位主要是饭店,在旅行社实习的很少。本文基于以上背景,对案例化教学法应用于高职《旅行社经营管理》课程教学进行了研究。案例教学法是老师为了达到一定的要求或者高度,在课堂上采用案例介绍、设立问题、学生分组讨论、参与案例情境、小组观点阐述、教师总结的形式进行教学。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处于主体地位。老师对课堂的引导重点在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主动思考、积极参加小组讨论、大胆提出自己的观点等,通过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加深对课本知识的学习,提高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文在高职《旅行社经营管理》课程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方面开展了以下研究:第一,通过对国内外关于案例教学法研究成果的论述及案例教学法、高职《旅行社经营管理》课程概念的界定,确立本文的研究视角及研究思路。第二,通过对建构主义理论、情境学习理论、信息加工理论、合作学习理论等案例教学相关理论的论述,明确案例教学法的特征。第三,从旅行社行业特点需要、克服传统教学弊端需要、培养复合型人才需要、提高教学的实效性需要四个方面论述了案例教学法在高职《旅行社经营管理》课程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第四,以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的一堂课为例,对案例教学法运用到《旅行社经营管理》课程教学中的课前准备、课堂实施过程、课后评价与反馈三个教学环节进行了设计。第五,在对石家庄五所高职院校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高职院校在《旅行社经营管理》课程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取得的成效,并对存在的教师对案例教学法的认识有所欠缺、教师课前准备不够充分、案例教学运用不到位、获取案例的渠道较为闭塞四个方面的不足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重视该课程案例的收集和编写、提高学生参与该课程案例教学的适应度、加强教师运用案例开展该课程教学的能力、建立有效激励机制四个方面的思考。第六,对案例教学法在高职《旅行社经营管理》课程中的应用进行了总结,主要是:效果明显、对教师素质的要求更高、需要建立激励和评价机制、需要不断探索。高职院校在《旅行社经营管理》课程教学中推广案例教学法这一全新的教学方法,需要学校的支持和激励,需要教师课前的充分准备和对教学方法的大胆探索、实践,需要学生的课前预习和课堂的积极参与,更需要广大师生对旅行社行业市场的充分认知。随着案例教学法在高职《旅行社经营管理》课程教学中应用和旅游市场的不断变化,将会有更多的新方法、新手段产生,需要我们不断进行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