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本文通过对我院过去12年内源性眼内炎病例的回顾性研究,分析其临床特征及影响预后视力的相关因素,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可能的循证医学证据。方法:非对照性回顾性病例研究。选取2008年10月至2020年10月在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42例(47眼)的内源性眼内炎患者,收集患者一般情况、基础疾病、症状体征、病原学检查、治疗结果、视力及并发症等资料。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定性资料用构成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文通过对我院过去12年内源性眼内炎病例的回顾性研究,分析其临床特征及影响预后视力的相关因素,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可能的循证医学证据。方法:非对照性回顾性病例研究。选取2008年10月至2020年10月在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42例(47眼)的内源性眼内炎患者,收集患者一般情况、基础疾病、症状体征、病原学检查、治疗结果、视力及并发症等资料。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定性资料用构成比(%)表示;定性变量资料采用X~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对可能影响内源性眼内炎预后视力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42例47眼患者,平均年龄53.64±11.50岁,男性30例(30/42,71.4%),女性12例(12/42,28.6%);双眼5例(5/42,11.9%);单眼37例(37/42,88.1%),右眼20例(20/37,54.1%),左眼17例(17/37,45.9%)。18例(18/42,42.9%)患有糖尿病,7例(7/42,16.7%)患有高血压。患者原发感染灶的来源为消化系统23例(23/42,54.8%),呼吸系统来源的感染病灶8例(8/42,19%),其他系统来源的感染病灶11例(11/42,26.2%)。共有10例(10/42,23.8%)致病菌培养阳性,其中5例(5/42,11.9%)为肺炎克雷伯杆菌,3例(3/42,7.1%)为白假丝酵母菌,1例(1/42,2.4%)为屎肠球菌,1例(1/42,2.4%)为革兰阴性杆菌;另有32例(32/42,76.2%)致病菌不明。在院期间10眼行PPV,14眼行IVI+PPV,18眼行IVI,其中5眼未行眼部手术治疗。现随访42例47眼患者视力结果为:6眼≥0.05,6眼手动/10 cm,6眼指数/10cm,7眼光感,11眼无光感,9眼眼球摘除,1眼患者出院1周后去世,1眼患者出院2年后去世。对40例45眼可能影响患者预后视力相关因素的进行分析结果为:前6年与近6年患者预后视力无显著差异(X~2=0.00,P=1.00)。患者不同就诊时间间隔患者预后视力无显著差异(X~2=0.180,P=0.671)。是否患有基础疾病糖尿病预后视力无显著差异(X~2=1.624,P=0.202)。致病菌培养阳性与致病菌培养阴性或未培养的患者预后视力存在显著差异(X~2=4.067,P=0.044)。不同眼部手术治疗方式IVI与PPV或PPV+IVI预后视力存在显著差异(X~2=5.625,P=0.018)。不同眼部治疗方式PPV+IVI与PPV患者预后视力无显著差异(P=0.665)。患者行PPV或PPV+IVI治疗后,是否行玻璃体硅油内填充预后视力无显著差异(P=0.618),是否玻璃体硅油取出预后视力无显著差异(P=1.0)。患者是否伴有并发症预后视力存在显著差异(X~2=5.472,P=0.034)。初始视力是否具有光感预后视力存在显著差异(X~2=14.778,P=0.000)。二元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初始视力为光感及以上(P=0.040)和采用PPV治疗方式(P=0.015)是EE患者预后获得光感及以上视力的正相关影响因素。结论:1.内源性眼内炎好发于中老年男性,肝脓肿和肺部感染是常见的原发感染灶。2.初始视力对预后视力有重要影响作用,初始视力为无光感的患者与初始视力为光感及以上的患者预后视力存在显著差异。初始视力无光感的患者预后视力差。3.采用玻璃体切割治疗与单纯玻璃体药物注射治疗,患者预后视力存在显著差异。单纯玻璃体注药术患者预后视力差。4.伴有或不伴有并发症患者预后视力存在显著差异,伴有并发症的患者预后视力差。本研究主要为伴有眶蜂窝织炎和继发性青光眼这两类并发症的患者预后视力差。5.致病菌培养情况与患者预后视力存在显著相关关系,致病菌培养阴性或未培养的患者预后视力差。6.在其他影响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初始视力光感及以上和采用玻璃体切割治疗是内源性眼内炎预后获得光感及以上视力的正相关影响因素。
其他文献
玉米(Zeamays L.)是世界公认的最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其作为粮食、饲料和燃料具有较高的产量潜力和营养价值。干旱是植物生产力的主要环境决定因素之一,干旱导致的玉米损失几乎等于所有其他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之和,且玉米在灌浆期受到干旱将导致籽粒灌浆不充分,从而导致玉米减产。根据国家数据统计,中国目前约有60%的地区(包括河北省的玉米主产区,位于中国北部)属于旱地农业,每年有20%-30%的玉米产量损
蔬菜穴盘育苗可延长生育期,集约管理、培育壮苗,穴盘播种和摆放是机械化育苗的重要环节。目前我国育苗穴盘播种与穴盘摆放环节相互独立,穴盘播种地点固定、机械化程度高,但是播后育苗穴盘的整理、搬运与摆放作业仍以人工为主,劳动强度大、作业效率低,与播种环节极不匹配。人工搬运摆放穴盘易造成基质土和种子移位、跌落,影响育苗质量。鉴于此,本文设计了一款移动式穴盘育苗播种与摆放一体化装备,实现了播种与摆盘同步协调工
区块链仍处在发展的大好时期,但其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了诸多问题,如被人利用在洗钱博彩等非法交易中。比特币作为最早和最具代表性的区块链系统,经受了最多的争议。这些争议多数并不是否定技术本身,而是源自对比特币网络缺乏足够的认识和监管手段。比特币去匿名化作为一项研究,正是去认识分析比特币网络的发展现状乃至演变过程,并且对于区块链上具体账户实体的去匿名化,该识别工作还能够协助监管和调查取证,因此具有很高的研
华北平原农田面临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和土壤肥力降低等问题,提升农田土壤的质量迫在眉睫。生物炭是一种新兴的土壤添加剂,在改善土壤肥力与提高作物产量等方面亟待进一步探究。本研究以华北平原夏玉米-冬小麦轮作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不同生物炭施用水平下土壤有机碳组分(物理、化学、生物组分)、养分以及作物产量的变化,采用通径分析方法确定土壤有机碳组分影响养分的主要因素,进一步探求生物炭影响
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果实富含维生素、番茄红素等对人体有益的营养元素,是重要的蔬菜作物之一。因其基因组小、遗传背景清晰、容易遗传转化、突变体丰富、生长周期短以及具有果实等优点,番茄也是研究果实发育和逆境胁迫的模式系统。ERF(Ethylene Responsive Factor)转录因子属于AP2/ERF(APETALA2/Ethylene Responsive Fact
磷是作物生长所必需的矿质营养元素之一,然而磷素在酸性土壤上极易被固定导致难以被作物吸收利用。中国东南部是重要的作物种植区,该区域大部分耕地为酸性土壤。研究中国东南部酸性土壤区磷肥的施用效应,并剖析不同类型磷肥施用效应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对未来中国磷肥产业的发展、资源的合理利用及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研究通过文献荟萃分析、土壤培养试验及盆栽试验,探究东南部酸性土壤上不同磷肥的施用
钢管混凝土柱有着施工方便且承载力高的优点,国内外对其研究体系十分完善。常运用在大跨度结构、桥梁、超高层建筑等等。考虑我国国情,废弃橡胶数量逐渐递增。于是本文秉着解决橡胶污染的出发点,引入了钢管橡胶混凝土柱进行研究。钢管橡胶混凝土柱相对于普通钢管混凝土柱,其主要区别在于核心混凝土利用部分废弃橡胶粉末取代砂,改变核心混凝土的配合比。相比一般钢筋混凝土柱它的承载力更高,延性更好,抗震性能也更佳。如今我国
几丁质是自然界第二大可再生资源。几丁质的完全水解产物N-乙酰氨基葡萄糖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妆品、农业、工业等方面的单糖。通过生物酶法降解几丁质,高效利用几丁质资源,是产业发展方向。本研究首先从Streptomyces alfalfa ACCC40021基因组中克隆出一个GH20家族的β-N-乙酰己糖胺酶SaHEX,测定酶学性质并评价其与几丁质酶的协同作用。其次,在实验室的前期研究基础上,
目的:探讨Acrysof IQ Restor Toric(ART)人工晶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收集2015年1月到2020年10月在我院行白内障手术且角膜散光≥0.75D的患者共79例(85眼)。将患者分成两组:ART组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ART人工晶体植入术;Toric组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Toric人工晶体植入术。所有患者均由同一位有经验的医生进行手术。收集患者术前资
农业生产活动中排放的N2O、NH3、CO2及CH4等均是温室气体的重要来源,其对温室气体贡献达20%以上;同时,氮素损失所产生的危害也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了严重威胁。因此,为明确不同水肥调控措施对果园氮素各去向及净温室效应的影响,本研究在河北省保定市唐县丹凤山苹果园种植基地进行为期3年的田间定位试验,共设置5个处理:传统水肥(CT)、单质肥+沼液(A1)、优化水肥(A2)、节肥控水+腐植酸+微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