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开洞低矮轻型双坡房屋如帐篷、活动板房等具有体型小、结构展开安装迅速方便、对场地要求低、重复利用率高等优势,已被广泛应用于军事指挥中心、医疗保障场所、抢险救灾等临时性居住场所。由于围护结构较薄,热工性能较差,在炎热夏季室内温度较高,为增强室内自然通风,提高室内舒适度,往往对低矮轻型双坡房屋设置门窗、窗户挡板、通风口等局部构造措施措施,导致钝体绕流风场变化显著,房屋所受风荷载由内外风荷载联合作用。然而,国内外关于局部构造措施对室内自然通风及表面风压分布的影响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致使这类房屋局部构造措施的确定缺乏必要的理论支撑,因此,有必要对开洞低矮轻型双坡房屋进行风致效应研究,对其抗风设计和开发类似新型房屋具有较好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本文依据流体动力学基本原理和大气边界层基本理论,采用FLUENT软件对标准TTU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对比实测数据,分析与探讨数值风洞尺寸、网格划分技术、湍流模型、求解算法及离散格式等合理参数的选取,从而建立低矮轻型双坡野营房屋的数值模拟风洞。以风向角、屋面坡角、窗户挡板开启角度、通风口尺寸等为参数,对单面及多面开洞的低矮轻型双坡房屋进行81种工况的数值模拟,得到房屋室内外风速矢量图及表面各分区风荷载体型系数,在此基础上,分析各种参数对室内自然通风及表面风压分布的影响规律,得出有利于室内自然通风的屋面坡角、窗户挡板开启角度、通风口尺寸及房屋抗风的风荷载体型系数。研究结果表明:风向角、屋面坡角、窗户挡板开启角度、通风口尺寸显著影响室内自然通风及房屋表面内压系数的大小,但外压系数的大小仅受风向角和屋面坡角的影响,并得出有利于室内自然通风的参数取值为:屋面坡角为34°、窗户挡板开启角度为90°、通风口尺寸为700mm×110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