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互文性角度看晚清至“五四”前(1870-1919)的英诗汉译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sheng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诗汉译始自1854年《论失明》的翻译。晚清至“五四”前期(1870-1919)形成“中西合璧”的外诗汉译传统,众多中国译者坚持以诗译诗,采用四言(诗经体)、五言、七言、骚体等中国古诗体来嫁接外国诗歌。此举更多地是考虑到英诗和中国传统诗体在文体特征和表情功能上的相似性,以达到最大限度的辞气相副。前人的研究多注重译文文本分析,而本文从一个新的维度——互文性,审视晚清至“五四”前的英诗汉译。作者采用文献分析法、对比法、举例法等研究英诗汉译的形式转换。本文共五章,第一章引言介绍本文研究的背景、范围、意义、目的、研究方法及写作框架。第二章是文献综述,首先介绍英诗汉译史、英诗汉译形式的演变;然后指出晚清至“五四”前(1870-1919)中国以诗译诗的传统;最后指出相关研究及其存在的不足。第三章以互文性为理论基础,审视以诗译诗的传统,肯定以中国古诗体嫁接英语诗歌的文体效果,指出两者在诗体和诗情上都呈现出中外诗歌互文的特点。第四章以四言体译诗为例,具体分析英诗汉译中引用、模仿、自创四言和套用四字成语结构进行翻译的意图与实际效果。最后一章是结论,作者总结本研究的发现,指出本研究的开放性与局限性。本文强调中西文本之间经过吸收和转化之后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肯定以诗译诗的丰富性和适用性。作者认为以中国古诗体嫁接英语诗歌传递中外诗歌互文的契合,使中西文本达到诗情互文与诗体互文的效果。以中国诗学传统形式嫁接原作的诗体,使译本在中国文化语境下取得良好的接受效果。以诗译诗的实践,不仅是有创造性的翻译活动,也是一种主体性的文学再创作活动,他们的翻译成果丰富了中国翻译文学的文体形式,客观上也继承和张扬了中国传统文学形式。
其他文献
【正】本刊讯(本刊记者韩家清)11月1日晚,座无虚席的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龙子湖校区第一报告厅,迎来了应邀前来参加该校"微言大义达人讲堂"第42期讲座的互联网行业资深职业经理
采用YG8硬质合金刀具对铝合金进行干切削正交试验,采用共聚焦显微镜测量加工表面粗糙度,分析切削参数进给量、切削速度、背吃刀量对铝合金加工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
随着国家实力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在消除和减轻国际恐怖主义对人类的危害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虽然建立国际反恐大联盟的方式已经得到国际社
2009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社会各界的热心关注下,经过各高校的共同努力,截至2009年9月1日,全省已有28.9万名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同比增加3.7万
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具体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有利于促进学校的改革、发展和稳定,有利于
兴隆庄煤矿是山东省重要的煤矿产区,该区煤炭大规模的开采带来大面积的地面塌陷,充分合理利用塌陷区水资源成为解决矿区生产和生活用水需求量增加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正确认识
"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和《河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的颁布,为我省未来10年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描绘了蓝图。特
本文利用2002-2014年省际面板数据,将地区腐败、外商直接投资纳入EKC模型,考察地区腐败、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碳排放的影响,并对我国各区域碳排放库兹涅茨曲线的存在性进行再
在企业的管理中,成本的管理和控制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尤其在目前生产技术日益发达,管理方式日趋信息化,竞争程度越来越激烈的环境下,取得成本的优势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