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学中实施STS教育之探讨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ola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并日益渗入到社会的各个层面,为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一些发达国家的理科教育出现了新的趋势,即改革理科课程,形成了现今广为熟知的“科学、技术、社会(STS)教育”。STS教育是近年来世界各国科学教育改革中形成的一种新的科学教育构想,它强调科学、技术和社会三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强调在认识和处置科学技术和社会关系中的价值取向,强调学生的参与以及科学内容的社会性、应用性和乡土性。但是,在传统的生物教学中,教师往往更偏重于书本知识的讲述,课堂教学仅仅停留在说教式阶段,完全忽略了学生能力的培养,而学生也习惯于被动的接受知识,缺乏必要的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因此,改革传统的教育模式,大力推进教育创新,全面实施STS教育成为当今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正因如此,我国的高中生物学新课程改革把有效实施STS教育、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核心目标。本文在探索高中生物教学中实施STS教育的教学效果,采用问卷调查、准实验及观察等方法研究了STS教学模式在生物教学实践中的渗透。研究表明,在生物教学中实施STS教育增强了学生对人类及社会问题的关注,极大的激发了学生了解科学技术和社会现实问题的兴趣;同时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创造力和生物科学素养起到了突出的作用。然而,将STS教育渗透到生物教学中还存在着试验范围局限,学生数量与师资力量、教师自身素质与先进教学模式之间的矛盾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其他文献
“讲之功有限,习之功无已。”可见,功不在“讲”而在“习”,在新课程教学的实施过程中,伴随新的教学理念,我认为特别是毕业班语文作业的形式和作用也要发生相应的变革,以充分发挥作
期刊
1月31日,市五届人大二次会议闭幕,1月30日,市政协五届二次会议闭幕,圆满完成了大会各项议程。短短6天时间里,来自各条战线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汇聚一堂,怀揣着沉甸甸的民意,
通过查阅文献与实地考查等方式,对西藏青稞资源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评价利用等方面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西藏发展优质青稞产业化生产具有许多优越的条件和潜力。(2)西藏青稞
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双一流"战略为高等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在"双一流"建设进程中,一流本科教育是高校"双一流"建设的核心内容,一流的师资是一流本科教育的重要保障。建设一流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教育教学改革也处在不断探究的阶段。近几年,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微课以极快的传播速度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微课这种形式的趣味性让更多学生接受了
伴随着科举制度的产生,唐代诗歌创作领域出现了一种新的题材形式:落第诗。科举落第,是士人在仕进之旅中所遇到的一次重大打击。落第无情地刺激了士人的灵魂,引起了士人对人生
近年来,艺术与科学这两门学科之间的相互关系越来越受到学术界广泛关注,这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对科学的研究固然离不开对科学思维的探讨,但直到二十世纪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