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溶盐对云冈石窟孔隙砂岩破坏过程实验研究

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cheng8909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可溶盐是导致云冈石窟砂岩破坏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次研究通过现场取样分析和室内模拟实验,研究可溶盐对孔隙砂岩的破坏机理。室内模拟实验通过对温度、湿度的控制来实现可溶盐结晶及其相态的改变,同时对岩样进行变形监测,得出在可溶盐结晶作用下砂岩质量损失、微观结构、宏观力学性质等变化规律。以此来解释在可溶盐作用下,云冈石窟孔隙砂岩破坏的原因,以便更科学地对文物进行保护。   取得的研究成果主要如下:   1.实验设备经改造后,能满足实验要求,在实验过程中,恒温恒湿箱工作稳定,DT85G数据记录完整。根据前人研究成果,保证生成稳定相态的结晶物,在无水硫酸钠试验中设置实验条件为温度35℃,湿度为50%;十水硫酸钠温度为15℃,湿度为73%。   2.随着循环次数增加,由于结晶后晶体挤压力作用而引起岩样膨胀的位移总体上呈现增大的趋势;在每次单独循环中,无水硫酸钠岩样开始位移变化很小,后有一个突然增大的过程,增大到一个值后就趋于稳定;与无水硫酸钠不同,十水硫酸钠结晶下,岩样位移在稳定后围绕稳定值上下波动。结晶过程中,轴向位移比径向位移大,无水硫酸钠结晶过程中,径向与轴向位移比值约为0.4~0.5,十水硫酸钠径向与轴向位移比值在0.4上下波动。   3.在无水硫酸钠实验和十水硫酸钠结晶实验中,结晶后岩样总质量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但在无水硫酸钠35次循环样和十水硫酸钠40次循环样中,岩样质量一直在增加,只是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岩样质量增加的速度变缓。导致样品质量变化因素主要两个方面,一个是吸入样品中饱和硫酸钠溶液脱水、结晶导致质量增加;另一个方面为结晶过程中岩石破坏脱落质量降低。   4.实验过程中由测得波速可推算出岩样动弹性模量,经对实验数据分析,岩样动弹性模量呈现先增加后减小至一稳定值的趋势。在无水硫酸钠结晶实验中,动弹模最终稳定在20~25GPa;十水硫酸钠结晶试验中,10次循环样动弹模稳定在35GPa,15、40次岩样动弹模最终稳定在15GPa。   5.随着结晶循环次数的增加,无水硫酸钠结晶试验中岩样强度呈逐渐下降的趋势,最终稳定在23MPa左右,泊松比总体呈下降趋势,岩样的脆性在不断增加;但十水硫酸钠结晶实验中,岩样强度变化与实验次数相关性不大,因此,富水盐对云冈石窟砂岩破坏作用要弱于无水盐。   6.在盐类结晶作用下,岩样结构变化较大。在岩样外表面,岩样变得粗糙,因砂岩颗粒脱落形成较多孔洞;取实验后岩样做SEM侧试,内部砂岩颗粒间胶结物胶变得松散,粒间发育大量可溶盐晶体,局部砂岩颗粒有裂隙发育。
其他文献
金属矿山地质条件复杂、影响地表变形和岩层移动的因素较多,导致矿山开采沉陷问题一直没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各种地表变形研究工作大都集中在煤矿上面,金属矿山所做工作相对较少
我国粘土分布广阔,几乎遍布各地。粘土具有透水性差、黏聚力大、可塑性强的特点,且毛细现象明显,对水份较敏感。在雨季时间长、雨水充沛、地下水位高以及阳光充足的南方,这种性质
随着我国基础建设的快速发展,产生了大量的高陡边坡,如开矿产生的边坡、挖方边坡、路堤填方边坡等,由于其坡度大,稳定性受到严重的影响,并且对水土保持、生态保护、环境污染等也都
天然气水合物是由水和天然气在一定的条件(合适的温度、压力、气体饱和度、盐度、pH值等)下形成的类冰的、非化学计量的、笼型结晶化合物,具有规模大、资源量大、埋藏浅、能量密
冻融作用是冻土工程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受冻融过程中冷生作用的影响,土结构的变化会导致其物理力学性质发生相应的改变。在寒区进行路堑开挖、边坡维护和路基修建等工程
泥石流暴发时巨大的冲刷作用使铁路桥墩失稳,淤积造成桥梁净空丧失,发生泥石流漫流,造成铁路的中断与损毁。通过研究泥石流爆发时对桥墩和沿沟道的冲刷深度和淤积厚度来确定
煤矿深部巷道大多处于力学强度较低的沉积地层中,围岩体受沉积环境、地质构造运动以及开采活动的影响,结构面十分发育。这些结构面把岩体切割成形态不一、大小不等、成分各异的
我国共有10万多座矿山,丢弃的废石产生了大量的排土场。排土场、矸石山等占地已达(1.4~2.0)×104km2,并以每年340km2的速度增长。土地价格的上涨推动着排土场扩容和增高,衍生出一
楼板作为结构中的重要构件,在发生火灾时承担着防火隔断及防止火灾蔓延的作用,而且是受火面积最大、损伤最严重的构件之一,然而目前我国的防火规范中对楼板耐火极限的确定仅考虑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