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肝细胞肝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死亡率位居第3位。我国是肝癌第一大国,每年约有45万人死于肝癌,几乎占全世界肝癌死亡人数的一半。肝癌可发生在任何年龄,而且预后差,如不经任何治疗5年存活率小于5%。肝细胞肝癌具有起病隐匿、恶性程度高、侵袭性快速生长、治疗后易复发转移、死亡率高等特点。目前对肝癌的主要治疗有手术、介入治疗、放疗、化疗及中医中药治疗等方法,但总体疗效不佳。因此,研究肝细胞肝癌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可以为临床上肝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及新思路。在本研究中,我们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缺氧诱导因子1α (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 HIF-1α)及其脯氨酸羟化酶(prolyl hydroxylases, PHDs) PHD1、PHD2、PHD3在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研究其表达情况与肝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探讨其对病人预后的影响。目的:研究HIF-1α、PHD1、PHD2和PD3在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研究其与肝细胞肝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探讨其对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1)收集2005年12月~2010年12月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行根治性手术切除且资料完整的肝细胞肝癌标本103例及其相应的癌旁肝组织14例,另取13例经病理证实的正常肝组织。(2)运用组织芯片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肝细胞肝癌组织、癌旁肝组织和正常肝组织中HIF-1α、PHD1、PHD2和PHD3的表达情况,根据其表达水平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应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 HIF-1α在肝细胞肝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为63.1%,明显高于癌旁肝组织(3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肝组织不表达。PHD1在肝细胞癌中阳性表达率为53A%,明显高于正常肝组织(23.1%),差异显著(P<0.05)。PHD2在肝细胞癌中阳性表达率为56.3%,明显低于正常肝组织(84.6%),差异显著(P<0.05)。PHD3在肝细胞癌中阳性表达率为57.3%,明显高于癌旁肝组织(28.6%)及正常肝组织(1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在肝细胞肝癌组织中HIF-1α表达与肿瘤大小、脉管内瘤栓、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和术后2年生存率显著相关(P<0.05)。PHD1表达与肝细胞癌分化程度、脉管内瘤栓、TNM分期和术后2年生存率显著相关(P<0.05)。PHD2表达与肝细胞肝癌分化程度、TNM分期、肿瘤大小和术后复发转移显著相关(P<0.05)。PHD3表达与肝细胞肝癌分化程度、脉管内瘤栓和术后2年生存率显著相关(P<0.05)。(3)在肝细胞癌中HIF-1α和PHD2的表达呈正相关(r=0.219, P=0.026)。PHD1和PHD3在肝细胞癌中表达呈正相关(r=0.201,P=0.042)。(4)生存分析表明HIF-1α、PHD1和PHD3阳性表达的肝细胞癌患者术后生存期较阴性表达患者明显缩短,其中PHD1阳性表达是肝细胞肝癌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1)肝细胞肝癌中HIF-1α、PHD1、PHD2和PHD3的异常表达与HCC的一些恶性临床病理特征相关,可能是肝细胞肝癌发生、发展、侵袭和转移的重要机制之一。(2)联合检测HIF-1α、PHD1、PHD2和PHD3可能有助于判断肝细胞癌的恶性程度、转移潜能及预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