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家认同视阈下的爱国主义教育研究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lotol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化成为当今世界文明发展的一种潮流。全球化深刻地影响着世界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作为一种具有双重属性的现象,跨国家认同既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又是经济全球化的结果,对我国传统爱国主义教育带来了冲击。在跨国家认同视阈下,爱国主义教育是一个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崭新课题。作为一种非传统的认同类型,跨国家认同带给爱国主义教育更多的是冲击和挑战。  本文从爱国主义教育本身和跨国家认同的特征实质出发,比较具体、系统地探讨了跨国家认同视阈下爱国主义教育的内涵、跨国家认同对爱国主义教育的冲击等,对如何跨国家认同视阈下爱国主义教育的对策探讨,旨在对跨国家认同视阈下,爱国主义教育理论和实践发展提供有益参考。全文由四个部分组成:引言,概念界定与整体概述,跨国家认同视阈下爱国主义教育的挑战,跨国家认同视阈下爱国主义教育的对策。各部分的主要内容如下:  引言部分主要对跨国家认同视阈下爱国主义教育研究的提出渊源、研究意义、研究综述等进行阐述,对国家认同、爱国主义教育以及两者的关系进行初步探讨,以此为全文研究的逻辑起点。  第一部分是概念界定与整体概述。本文对跨国家认同、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教育这三个概念的内涵进行解读,并对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原则、基本内容及时代价值进行阐述,为下文的写作提供理论基础。  第二部分是跨国家认同视阈下爱国主义教育的挑战。本部分结合跨国家认同的特征和实质分析其对爱国主义教育的挑战,分析了跨国家认同对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前提和情感基础的冲击,体现了跨国家认同视阈下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第三部分是跨国家认同视阈下爱国主义教育的对策。本部分针对第二部分跨国家认同对爱国主义教育的冲击和挑战,依托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原则与内容,具体阐述了跨国家认同视阈下爱国主义教育的应有理念、内在要求与教育路径,对跨国家认同视阈下爱国主义教育的开展提出应对策略。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用电需求的逐渐增大,我国低压配网线路的建设规模也逐渐扩大.一个运行状态稳定的低压配电线路能够为电网的安全运输提供可靠保障.所以,研究中低压配电线路对提高电网
《罗马第一条例》是《欧洲议会和欧洲联盟理事会关于合同之债准据法的第593/2008号条例》的简称,是《欧共体关于合同债权法律适用的公约》(本文中简称《罗马公约》)的延续和发展
期刊
通过某燃机电厂发电机定子线圈温度测点故障,对该故障的逻辑进行分析,了解发电机定子线圈温度保护及发电机温度测点故障后的处理.
近几年,主权财富基金引起国际的高度关注,2007年次贷金融危机是它大规模进入西方金融市场的一个契机。但是,主权财富基金自身带来的主权性使得西方金融市场对于大批资金的投入带
分析了2000年和2001年期间52°N地区OI5577气辉强度的夜间变化特征和季节变化特征.利用由OI5577气辉强度反演原子氧浓度峰值的方法反演出原子氧浓度的峰值,分析了峰值的夜间
池田大作是世界著名的佛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作家、桂冠诗人、摄影家、世界文化名人、国际人道主义者。在他的著作中,非常重视女性自身及对他人和社会的积
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对于侵占罪构成要件的具体内涵的争论从来没有停止过,但对于诸如“遗忘物包含了遗失物”、“拒不返还”、“拒不交出”与“非法占有为目的”是并列而非递进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法保护问题研究在国内学术界可谓众说纷纭,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探讨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颁布以后,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知识产权法的作用。本文
在当今的社会发展中“发展循环经济,节能减排”是经济发展的口号,并且树立科学发展观,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近几年来对节能技术进行改造,目的就是降低能源的消耗,从而达到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