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西地区中生代板内造山作用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799222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辽宁省西部属于低山丘陵区,为著名的燕山山脉之东段。大地构造位置属华北陆块区,北邻兴蒙古生代造山带。本文是从区内前中生代地质构造背景入手,分别对区内构造格局、裂陷与伸展作用、挤压与收缩作用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总结了板内造山带构造的基本特征,探讨了辽西型板内造山过程及形成机制。区内中生代构造变形、岩浆活动强烈,且远离该时期的板块边缘,与其西邻的燕山地区相似,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板内造山带。它是在前寒武纪克拉通基础上发育起来的;前中生代经历了太古宙-古元古代结晶基底形成、中新元古代拗拉槽和古生代(包括部分三叠系)克拉通稳定盖层发育三个阶段;中生代开始地壳活化,构造运动和岩浆活动强烈,进入了板内造山作用阶段。早期构造演化属于古亚洲构造域,中生代中晚期属于太平洋构造域;在早期近东西向的构造-岩浆岩带之上叠加了中生代晚期新生的北北东向构造-岩浆岩带,又叠加了许多以结晶基底和中酸性侵入岩为核的垂向隆升构造,构成了本区中生代基本构造格局。辽西中生代时期地壳运动强烈,伸展和收缩作用多期交替;以近东西向和北东向-北北东脆性断裂所控制的、由隆起和盆地相间分布的盆岭构造和多期次褶皱及逆冲断裂发育;反映了中生代早期主压应力为南北向,晚期为南东-北西向的应力场特征。此外,区内中生代岩浆活动强烈,表现为多旋回的火山喷发和岩浆侵入;在每个旋回内岩浆具有从偏基性岩到偏酸、碱性岩的演化规律;不同时期的岩浆岩呈带状分布,受同期断裂控制。本区在中生代时期经历了印支期、燕山期两个构造演化阶段。印支运动可划分为两个构造幕、燕山运动划分四个构造幕。本区中生代经历了始造山期、主造山早期、主造山晚期和造山期后(重造山期)的板内造山过程。其造山作用机制是复杂的、非单一的、多阶段的、多方向的;远离板块边缘,块体间的相互作用只是构成大的构造环境,地球内部物质的垂向调整、幔源物质和热流的上升是板内造山作用的主因;重力和地球自转引起的切向力是形成板内造山带表层构造的不可忽视的力源;边界力主要作用于板块的边缘及附近,而位于板内,边界力的有效传递不能解释板内的构造变形及强烈的岩浆活动,相比之下,体力的作用起到主导作用。
其他文献
提出以植物材料的滞尘功能作为城市绿地设计中重要依据 ,对哈尔滨市 2 8个树种进行滞尘测定和叶表电镜扫描 ,结果表明 ,不同的树种滞尘量差异显著 ,树种之间的滞尘能力可相差
本文介绍了钢纤维混凝土本构关系的研究成果, 介绍了钢纤维混凝土在国内外应用的概况, 并展望了钢纤维混凝土的发展前景
通过测试,对水冷螺杆式冷水机组滑阀调节与变频调节进行性能比较,尤其是部分负荷时的性能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变频调节比滑阀调节在性能上具有明显优势,较滑阀调节IPLV可以提
学龄前儿童从幼儿园迈入小学是其人生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良好的幼小衔接对幼儿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当前,我国农村地区的幼小衔接存在,幼儿园师资匮乏、幼小衔接“一边
目的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的重要死亡原因。本研究旨在探讨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差异表达基因,以期揭示DN发病的机制。方法将5周龄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糖尿病肾病模型组。
<正> 我们应用复方新诺明片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77例,收到较好效果。77例中男52例,女25例,年龄3~15岁32例,16~30岁36例,30岁以上9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
走进布朗族弹唱传承人的家布朗弹唱作为布朗族特有的音乐文化,以其独特的调子和传唱性,已被视作研究布朗族音乐文化的活化石,在2008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新教育形势下,一批以素质教育为核心,兼具区域特点的特色学校应运而生。沈阳市沈河区素质教育培训学校,在创建之初就开创性地以高中通用技术课程为主要教学任务,经过几年扎扎实
童声合唱指挥作为音乐专业中的复合型人才其自身的专业技能、驾驭合唱作品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是影响一个童声合唱团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日常训练中除了培养童声合唱队员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