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制造企业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的研究

来源 :济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xg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  通过对轮胎制造企业的职业病危害现场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以及职业卫生管理情况调查等方式,对轮胎制造企业的职业危害现况进行分析,为完善和改进职业病防护措施与管理措施提供指导性建议,并为相关职业卫生监管部门的监督管理提供必要理论依据。  采用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方法对轮胎制造企业进行职业病危害风险评价,根据评价结果提出相应的管控措施,指导企业提高职业危害防范能力,并形成系统的职业卫生风险控制管理体系。  制定《轮胎制造企业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为指导企业完善职业病防护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研究方法】:  采用职业病危害现场调查、现场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职业卫生管理情况调查等方法,收集轮胎制造企业的相关资料,识别、分析该企业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分布情况、暴露强度和危害程度,并对企业现有的防护措施和职业卫生管理情况提出评价和建议。  对轮胎制造企业运用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方法进行风险评价研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具体的管控措施。  根据对轮胎制造企业职业病危害现况、风险评价研究以及职业危害管控措施的效果,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制定《轮胎制造企业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  【研究结果】:  1.职业病危害调查情况与检测结果显示,轮胎制造企业发生高温和噪声危害的几率较高,其他危害因素都未达到职业接触限值。轮胎制造企业现有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尤其是固定的噪声防护设施加上作业工人的个人防护设施,无法将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水平完全降至接触限值以下,应该在工艺措施、工程措施、应急救援措施、个人防护措施、管理措施和职业健康监护等方面进行综合防护。  2.风险评价结果:根据本次风险评价结果,配药手、倒炭黑、成型作业员、贴合作业员和打磨不良岗位存在一般风险,应改善工作环境,降低劳动者实际职业病危害接触水平,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卫生培训,督促其佩戴个体防护用品,采取职业健康监护、定期进行作业场所监测等行动。密炼机主机手、开炼机手、压片机手、硫化机操作员和整修毛胶岗位为较大风险岗位,应在采取上述措施的同时,及时采取纠正和管理行动,降低劳动者实际职业病危害接触水平。本次评价发现磨具处理员岗位存在重大风险,应该引起企业的高度重视,立即采取整改措施,使劳动者实际接触水平达到职业卫生标准的要求。整改完成后,应重新对作业岗位进行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  3.通过调查分析总结,本研究在职责和要求、工作程序和内容、管理等方面制订了《轮胎制造企业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  【研究结论】:  1.轮胎制造企业发生高温中暑和噪声聋的几率较高。现有的职业病防护设施何个人防护无法完全将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水平降至接触限值以下,应该在工艺措施、工程措施、应急救援措施、个人防护措施、管理措施和职业健康监护等方面进行综合防护。  2.我国的轮胎制造企业多是低成本劳动密集型产业,职业卫生管理水平较差,应积极开展职业健康风险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提出相关管控措施,减少职业危害风险。我国尚未建立起一套系统的职业病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应积极探索,尽快建立一套科学、简明、操作性强的风险评价方法。  3.通过研究,建立了《轮胎制造企业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
其他文献
目的:评价植物来源(螺旋藻、菠菜和胡萝卜)β-C在中国健康成人体内转化为维生素A的效率。 方法: 1.稳定同位素标记的实验受试物。 将螺旋藻培植在23%HO营养液,将菠菜和
目的: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有良好的药物动力学性质,被广泛用于人类疾病治疗、畜牧和水产养殖活动,但其在人及动物体内的代谢率<25%,所以大多数氟喹诺酮类抗生素以原形通过医疗废水、生活污水和人兽排泄物等途径进入环境。通过水环境迅速扩散至土壤后,被矿物质和有机物所吸附,并以盐酸盐的形式在土壤中形成累积,其生态毒理学的效应已成为我国乃至全球所必须面对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本文拟通过对盐酸环丙沙星对蚯蚓急性和慢性
体育与健康是初中学生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教育部颁发了一系列关于《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重在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目前国家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