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变曲霉转化甘草酸制备单葡萄糖醛酸基甘草皂苷元

来源 :辽宁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JK0803_liuc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甘草酸(GL)是甘草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一定的药理活性,微生物转化甘草酸是获得更高活性物质单葡萄糖醛酸基甘草皂苷元(GAMG)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对原始黑曲霉IS254进行紫外和紫外-亚硝酸复合诱变,筛选出一株变异菌株,将甘草酸转化成单葡萄糖醛酸基甘草皂苷元的转化率为54.14%,是出发菌株的14.1倍,对高效黑曲霉进行18S rDNA序列测定,并与同源性菌种相比对,初步确定为黑曲霉IS938,与黑曲霉AN0512同源性99.0%。并绘制黑曲霉IS254致死率,得出黑曲霉IS254诱变的最佳条件:紫外照射时间在2.5min~4.5min,亚硝酸浓度为200mmol/L,诱变处理40min。通过对原始米曲霉进行紫外诱变,并绘制致死率曲线,确定最佳诱变时间为4min,筛选出一株能将GL转化成GAMG的高效菌,转化率为25.0%,是出发菌株的11.4倍,经过18S rDNA序列测定,与同源性菌种相比对,初步确定为米曲霉IS729与米曲霉SEMCC-3.248同源性99.0%。同时对米曲霉IS729的发酵条件进行了单因素优化实验,最终优化的液体发酵液培养基的组分为:培养时间为5天,硝酸钠为2.5g/L,硫酸镁0.7g/L,磷酸氢二钾1g/L,GL1.2g/L,温度30℃,pH为6.0,接种量10mL,蛋白胨1.5g/L,硫酸亚铁0.01g/L。采用硫酸铵沉淀和透析过滤相结合的方法对黑曲霉IS938产的β-葡萄糖醛酸苷酶进行了分离纯化,并对其酶学性质进行了探究,酶学分析结果表明黑曲霉IS938所产的β-葡萄糖苷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60℃,在40~60℃温度范围内有良好的热稳定性。最适反应pH为6.0,pH在4.0~7.0之间,β-葡萄糖醛酸苷酶转化甘草酸能力比较稳定。以甘草酸为底物,研究其酶促发应动力学,最大反应速率和米氏常数分别为Vmax=0.26g/L/d,Km=0.83g/L。为了探究GL转化GAMG的过程及GAMG含量的检测,需要建立一个同时测定GL发酵液各种成分的方法。本实验采用Extend-C18(4.6mm×150mm,5um)色谱柱,以甲醇:冰醋酸水溶液(3.6%)=85:15(v/v)为流动相,25℃,流速为1m L/min,检测波长为254nm,进样量为5μL,该色谱条件下,样品分离良好,甘草酸和甘草次酸分别在0.2~182.4 mg/L和0.3~118.8mg/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甘草酸和甘草次酸平均加标回收率为104.22%和105.58%。该方法简单、灵敏、准确,为研究的GL发酵转化过程及GAMG的生产质量控制提供了一个适用的分析方法。
其他文献
原位检测避免了装备和结构的拆卸、分解和安装 ,节省维修时间 ,杜绝因拆装不当造成的人为故障和损伤。一般有缺陷探测、故障诊断、性能参数测定、状态监测与监控等内容。
目的:通过观察龟鹿二仙胶及其拆方对豚鼠软骨细胞Ⅱ型胶原和蛋白多糖合成的影响,探讨龟鹿二仙胶的配伍机制。方法:体外培养豚鼠膝关节软骨细胞,免疫组化染色检测龟鹿二仙胶及
石墨烯因为其独特、优异的机械、电导以及物理性质而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但是石墨烯的应用还需要将石墨烯组装成各种各样的宏观的结构。化学氧化石墨法制备石墨烯目前可以规
目的:寻找促进异基因造血干细胞在致敏受者植入的策略研究,探讨抗CD20单抗在致敏受者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作用。方法:分别于移植前第14d及第7d予BALB/c小鼠输注C57BL/6小鼠的脾
晚唐时期,国家危机重重,时代精神趋于崩溃和没落,士人的心态也急剧发生变化。在此背景下,胡曾将目光投向历史,反思现实,沉郁的心态使他的咏史诗蒙上了一层悲剧色彩。他的政治
贾仲明是元末明初一位具有代表性的戏曲家,他几乎涉及了戏曲创作的各个方面,既有杂剧、散曲创作,又有相关的理论著述,是一位全面的戏曲家。贾仲明早年流寓江南,与当时许多戏
《退庵诗话》是清代岭南诗话中重要的一部诗话之作。其特点是理论与文献并重,但“录”大于“论”,其文献价值要大于理论价值。虽然论者往往以“老生常谈”来评价《退庵诗话》
考察了《纪元历》五星定合算法,构建了五星定合算法的数学模型,分析了《纪元历》五星定合算法的合理性,计算了《纪元历》五星定合算法的精度,木星、火星、土星、金星和水星的
全过程造价管理是动态管理,以目前费率招标的案例进行分析,提出全过程造价管理的控制点,总结经验为以后项目管理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