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不同糖皮质激素(GC)反应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患儿激素治疗前后外周血淋巴细胞中组蛋白去乙酰化酶2(histone deacetylase2,HDAC2)表达、活性及血清白介素8(IL-8)表达的差异,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状态在PNS患儿GC耐药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 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2年8月于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门诊及住院治疗的初发NS患儿48例,根据随访结果,按照患儿对GC的疗效分成两组:GC敏感型肾病综合征(SSNS)25例,其中男13例,女12例,年龄3-12岁,平均(6.5±0.8)岁;GC耐药型肾病综合征(SRNS)23例,其中男15例,女8例,年龄3-12岁,平均(5.6±0.3)岁。另选20例健康儿童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中男13例,女7例,年龄5-14岁,平均(6.6±0.4)岁;分两个时间点采集外周血标本:(1)初发病未用GC时;(2)足量GC治疗4周时。应用密度梯度离心方法分离外周血淋巴细胞,分别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蛋白印迹(Western-blot)方法检测HDAC2mRNA及蛋白表达,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HDAC2的活性。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血清IL-8表达水平。 结果:正常对照组和各PNS组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均有HDAC2mRNA及蛋白表达;GC治疗前,SSNS组和SRNS组HDAC2 mRNA、蛋白相对表达量及活性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SRNS组HDAC2 mRNA、蛋白相对表达量及活性(0.60±0.13;0.45±0.13;28.25±1.20)明显低于SSNS组(0.72±0.10;0.60±0.11;32.30±1.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GC治疗4周时,SRNS组HDAC2mRNA、蛋白相对表达量及活性(0.58±0.12;0.42±0.08;24.52±1.35)低于SSNS组(0.76±0.15;0.68±0.06;37.53±1.11)及正常对照组(0.81±0.12;0.70±0.05;38.63±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SSNS组HDAC2mRNA、蛋白表达量及活性高于GC治疗前(P<0.05),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SRNS组HDAC2mRNA、蛋白表达量及活性均低于GC治疗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NS患儿外周血清IL-8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79.59±4.13),GC治疗前后SRNS组IL-8表达(125.48±2.78;128.33±1.11)高于SSNS组(102.40±3.84;85.67±2.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NS患儿GC治疗前后外周淋巴细胞中HDAC2mRNA、蛋白的相对表达及活性与血清IL-8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89、r=-0.91、r=-0.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不同GC反应PNS患儿HDAC2表达及活性有差异;HDAC2的降低可能通过上调IL-8基因转录介导PNS患儿GC耐药,影响GC的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