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长期以来,系统巷道的主要护巷方式为留设保护煤柱,所以保护煤柱的宽度及其稳定度对于系统巷道维护、煤矿安全高效生产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以潘三矿17191(1)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采用理论研究、相似模拟实验、数值模拟实验等方法,研究了切顶卸压护系统巷道以及顶板下山保护煤柱宽度优化,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分析了 17191(1)工作面常规回采时,下山保护煤柱宽度对采场覆岩结构及活动规律、下山系统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系统巷道的主要护巷方式为留设保护煤柱,所以保护煤柱的宽度及其稳定度对于系统巷道维护、煤矿安全高效生产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以潘三矿17191(1)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采用理论研究、相似模拟实验、数值模拟实验等方法,研究了切顶卸压护系统巷道以及顶板下山保护煤柱宽度优化,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分析了 17191(1)工作面常规回采时,下山保护煤柱宽度对采场覆岩结构及活动规律、下山系统巷道围岩应力演化的影响规律等。随着煤柱宽度减小,采动应力影响范围沿推进方向前移,下山巷道围岩垂直应力逐渐增加,明确了采动应力影响范围波及巷道时的煤柱宽度以及拟采用爆破切顶卸压技术的停采线位置。(2)基于关键层理论,明确了顶板厚硬“岩梁”是采动应力传递至系统巷道的关键,从而确定了潘三煤矿17191(1)工作面上覆岩层爆破切顶的目标层位。结合悬臂梁理论对顶板结构特征分析,明确了顶板采用切顶卸压技术后,可减小悬臂梁长度,提高悬臂结构的稳定性,降低工作面前煤岩体内载荷,改善系统巷道应力环境,验证了切顶卸压技术的可行性。(3)分析了在工作面距下山巷道190m处爆破切顶时,煤柱宽度对采场覆岩的运移与巷道围岩的应力变化规律。切顶后顶板破碎程度加剧,悬臂长度变短,工作面煤壁前方上覆岩层的应力集中程度较常规回采时有所减小,系统巷周边应力环境得到改善,煤柱宽度得到合理优化。基于上述研究,以潘三煤矿17191(1)工作面及下山系统巷为工程背景,提出了具体切顶卸压方案。工程应用表明,护巷效果良好,围岩整体变形量较小。通过切顶卸压技术对煤柱宽度进行优化,为接下来的生产作业提供了安全保障并提高了煤炭回收率与经济效益。图[51]表[15]参[91]
其他文献
随着煤炭消耗量成增加趋势,煤炭资源的不断开采,浅部的煤炭资源日益减少,国内矿井进入深部煤炭开采状态是必然趋势。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煤矿开采技术和机械设备取得了飞速发展,采煤工作面采煤能力也得到了提升。但相比较回采的能力,巷道成巷速度受到施工设备的选择、施工组织管理、施工工艺等影响,显然达不到回采的大量需求。针对于深井三软煤层沿空掘巷围岩变形严重,支护困难,成巷速度慢等问题,本文以淮南顾桥矿11
在我国中低压配电网中,接地方式主要为小电流接地方式,其中包括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以及中性点不接地。配电网接地故障的主要类型是单相接地故障,占比已经超过75%,此时,线路不构成回路,故障线路中流过的电流比较小,系统此时会继续带故障运行,但是如果不能及时对故障进行排除,长时间的带故障运行会使故障扩大并对电网继电保护装置产生损害,影响破坏系统的稳定运行。所以研究小电流系统的单相接地故障定位就具有十分重要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患者逐渐增多,医疗资源越来越难满足当今社会的医疗需求。深度学习不仅可以有效的缓解医疗资源紧缺的问题而且在医学图像处理领域优势明显。针对医学图像分类,本文使用深度学习方法做了以下工作:对搜集到的医学图像制作成数据集并预处理;针对医学图像特点分别提出多重优化网络RCTMNet和RCDMNet;在标准数据集以及制作的医学图像数据集上实验,证明网络的有效性和泛化性。分析常用医学图像的
我国许多矿区在预计地表移动和变形时,往往采用较为成熟、应用较广的概率积分法。但是常常因为观测者、测量仪器和外界条件等因素,获取的地表监测站数据中不仅包含了观测向量误差,还包括系数矩阵误差。为了弥补最小二乘算法(Least Squares,LS)的缺陷,学者们提出了兼顾观测向量和系数矩阵误差的整体最小二乘法(Total Least Squares,TLS),进而获取更加合理可靠的参数估计值。由于在大
电动单轨吊作为煤矿井下辅助运输系统中的重要工具,主要用于运送生产材料、人员和设备,同时完成井下设备的提升、吊装工作。电动单轨吊运行过程中,蓄电池组和驱动电机一直处于高负荷运转状态,极易出现各种健康问题,给矿井安全生产带来极大隐患。针对这一现状,本文结合嵌入式技术、物联网技术、云计算及边缘计算、人工智能算法,设计了一种集在线监测、故障预测功能于一体的电动单轨吊健康状况监测系统。电动单轨吊工作时处于移
近年来,大量废旧橡胶的产生使橡胶混凝土研究逐渐丰富,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迭代也使更多的高科技产物应用于工程建设之中。金属纤维、无机非金属纤维、合成纤维或天然有机纤维作为增韧材料与弹性橡胶协同作用加入混凝土中,对混凝土材料性能进行不断的改良。同时,混凝土在工程建设中往往会受到冲击荷载、温度荷载、环境因素等多因素的影响。因此,评估多因素影响下建筑材料的承载能力显得尤关重要。本文以橡胶颗粒粒径(A)、橡胶
长距离重载铁路由于运载货物时高效且低廉成为现代输运最重要方式之一,货运列车载货量大且运载货物往往一般为大型可燃类原材料,这类可燃物点燃后会迅速释放大量热量,在长距离重载铁路狭长受限空间内火源会快速蔓延形成大规模隧道火灾,严重损坏隧道结构和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采用1:10缩尺寸实验平台,对进出口敞开和封闭状态下的隧道点火源的连续性火源火灾的燃烧特性开展相似模拟研究。通过在进出口敞开和封闭状态下改
目前,我国的新能源电动汽车产销量在全球已是独占鳌头,其累计产销量早已超出180万辆。新能源车辆行业正如日中天的发展着,与此同时热舒适性性能在新能源车辆研究中要求更为严格。为了研究驾驶室中司机的热舒适性,对新能源驾驶室的研究采用的数值模拟仿真,能够有效的改善新能源车驾驶室舒适性。文中以广东立佳有限公司赞助的新能源轻型卡车驾驶室内部的热环境为研究对象,首先理论分析驾驶室传热过程,再仿真与试验相结合的方
进入二十一世界以来,在伴随着城市化发展不断建设过程中,尽管在建筑领域中存在多种新型材料,但混凝土在当代工程领域中仍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物,但普通混凝土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建筑物需求,国内外学者发现弥补这缺点就是在混凝土中加入纤维,可以优化其性能。由于硅粉具有很高的火山活性和超细性特点,其常用于把混凝土在制作过程中因环境、设备、人为等一系列不确定因素所造成的众多内部细小孔隙进行适量填充,以便于提高其结构
高精度城市DEM是当前构建数字城市的基础数据。城市地块作为人类活动的载体,是城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更是构建数字城市、城市规划设计、城市地表过程模拟以及城市热岛效应等研究重点关注的区域。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地块地形不断被人类活动加以改造,使其地表形态呈现出多样化、不连续的特征。现有的建模方法侧重于对连续地形的表达,对于地表严重破碎化的城市地块,其难以满足高精度城市地块DEM构建需求,造成建模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