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通过饮水添加中链脂肪酸甘油三酯(Medium-chain triglycerides,MCTs)的方式,主要探索MCTs对肉雏鸭增重效果和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试验选用5日龄48只樱桃谷雏鸭称重后,随机分为对照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3个组,每组16只,对照组饮水为普通清水,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饮水分别为1 g/L和3 g/L浓度的MCTs添加水,试验周期为20 d。在试验第0 d、5 d、10 d、15 d、20 d对各组雏鸭进行空腹称重,并在试验20 d时屠宰及对半净膛、心脏、肝脏、胆囊、脾脏、腹脂、胰腺、十二指肠、空回肠、腺胃、肌胃、腔上囊、胸腺、腓肠肌进行称重,在试验时间内记录各组每天的采食量和饮水量。计算料重比以及各组每5 d的平均体重、平均增重、平均增重率以及屠宰后的各器官平均重量以及平均器官指数。综合以上因素探究MCTs对雏鸭的增重效果。结果表明,通过饮水添加MCTs方式,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雏鸭的增重及增重率有显著变化,增重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波动性变化,以及胸腺的器官指数显著增加,而其他器官指数无显著变化。在试验第5 d、10 d、15 d和20 d时分别对各组雏鸭进行颈静脉采血,通过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各组雏鸭血清中T3、T4及rT3的含量,探索MCTs对雏鸭血清T3、T4及rT3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5 d,试验组雏鸭体内T3含量显著增加;试验10 d,试验组雏鸭体内T3和rT3含量显著增加;试验15 d,rT3含量显著下降;试验20 d,试验组雏鸭体内T3、T4和rT3的含量都显著增加,且T3和T4的含量都呈现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波动性变化。在试验20 d时分别对各组雏鸭采血,分离血清,通过测定各组雏鸭体内葡萄糖、甘油三酯和β-羟基丁酸的含量,探索MCTs对葡萄糖、甘油三酯和β-羟基丁酸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以饮水添加MCTs方式饲喂雏鸭,试验组和对照组雏鸭体内的葡萄糖、甘油三酯和β-羟丁酸的含量没有显著差异,说明MCTs在雏鸭生产养殖运用中具有安全可行性。研究证实了通过饮水添加MCTs的方式,雏鸭的增重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波动性变化,这可能与MCTs作用于肝脏影响了T3、T4及rT3活性有关。本试验为以后探究MCFAs对家禽的作用机制的研究提供了参考,同时也为肝脏在发挥其生长发育调节作用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