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生观是人对有关人生重大问题的认识和评价,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观在人生问题上的具体表现。由于人生观是人们对于人的生存和生活总的看法和对生命历程的根本观点,所以人生观首先是哲学意义上的。哲学意义上的人生观又可称为人生哲学,它既是关于人生目标的观念系统,也是关于如何实现人生目标即人生目标如何实现的观念系统。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以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最高目标,是揭示人的本质及人生发展规律的科学人生观,是坚定青年学生理想信念的思想保证。开展本研究,不仅有助于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实现人生价值,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而且对于提高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效果、完善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体系都有重要意义。本文从人生观培育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关联性入手,考察了当前大学生人生观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在此基础上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层面对如何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中加强人生观培育提出对策建议。在具体研究中,首先对人生观的涵义、马克思主义人生观的本质和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与人生观培育的关系做出界定,明确了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中加强大学生人生观培育的重要性:有利于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育目标、有利于增强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实效性、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其次,通过实际调研,总结发现当前大学生人生观中存在的功利主义倾向、拜金主义倾向和悲观主义倾向等问题,并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中人生信仰教育缺乏、人生意义教育弱化、人生意志教育缺失三个方面阐述了当前大学生的人生观出现偏差的原因。最后,提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中加强人生观培育的具体对策:从转变教育理念、优化教育内容、改进教育方法三个方面加强大学生的人生信仰教育;从融合价值观教育、重视生命观教育、开展幸福观教育三个方面加强大学生的人生意义教育;通过引导学生正视挫折、鼓励学生求真务实、激励学生积极进取加强大学生的人生意志教育。总体来讲,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作为一种对学生精神层面进行深化和完善的教育活动,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在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中加强对大学生人生观的培育,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教育实践,也是促进当代大学生坚定终极信仰的必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