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水热合成方法以钼酸钠、金属离子、4,4’-联吡啶(bipy)和2-膦酰基乙酸为原料合成了三个未见报道的钼酸氧簇化合物,并对这些化合物进行了晶体结构测定、红外、PXRD、元素分析等表征,并且研究了它们的荧光性能、热稳定性和电化学性能,并研究了对化合物1在紫外灯照这下对亚甲基蓝的光催化性能。(H2bipy)3[(H2O)2Cu2(bipy)3(PMo11CuO39)2]·8H2O(1) (Hbipy)3[Al(OH)6Mo6O18]·2H2O (2) (C5H5N)·(MogO24)·2H2O (3)化合物1中的单取代杂多酸阴离子[α-PCuMo11O39]5.通过共用取代原子的端氧而连成杂多阴离子直链,在Cu2+和4,4’-联吡啶的相互作用下使相邻的两条聚阴离子链形成一条延a轴无限延伸的铁轨形链,其中[α-PCuMo11O39]5.阴离子链作为轨道两侧的双轨,吡啶分子作为轨道中的枕木。实验表明反应溶液的pH值对该化合物的形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化合物2是一个Anderson-B系列的化合物,在该化合物中聚阴离子[Al(OH)6(Mo6O18)]3既是氢键的给予体,也是氢键的接受体,氢键是构成该化合物三维晶体结构的作用力。化合物3具有一种不同寻常的三氧化钼夹层结构,三氧化钼层间通过游离吡啶分子和水分子构成三维超分子结构。采用循环伏安法对化合物1-3的电化学性质进行了研究,实验表明化合物1-3均具有良好循环伏安稳定性,同时对化合物1-3分别进行荧光性质研究,实验表明化合物1-3的最大发射峰来源于配体本身,同时还对化合物1-2的热稳定性进行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