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席卷而来的“银发浪潮”冲击了国内传统养老模式,空巢老人数量增多、传统家庭养老功能弱化,养老服务体系面临严重挑战,在愈发严峻的养老形势下,如何满足老年人在养老服务方面的需求已成为公众关注的热门话题。构建以健康老龄化为理论基础养老服务体系,将提高老人生活满意度作为发展目标,不仅能够减轻年轻人的养老负担,还有利于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各种社会问题,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近几年来各地政府结合自身经验,积极探索发展医养结合新型养老服务模式,统一“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准入标准,提高养老服务水平,不断推进医养融合发展,2015年,国家开始选择一些经济发展状况好的地区进行试点,各试点单位服务工作成效显著,但目前仍然没有形成可供参考的成功模式,开展工作只能靠自己不断摸索,而且政府在开设试点项目时一般会选择避开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小城镇,这些地区医养工作进展缓慢,再加上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低,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在发展过程中暴露出许多问题。因此,将小城镇医养结合养老机构作为研究对象,探索发展集养老、预防、康复功能于一体的医养结合新模式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首先搜集了国内外医养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在梳理其发展历程后对医养结合与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有了基本的了解,在此基础上以衡水市F医疗护理院作为切入点进行实地调查,通过负责人的介绍了解护理院的建成与发展概况,同时采用半结构化访谈法与护理院工作人员和入住的老人沟通,获取一手访谈资料,在整理资料内容之后指出护理院在开办成本、服务质量、人才构成与管理机制上存在的问题,并从政府、机构、文化三个角度分析原因,最后针对这些问题,结合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以下解决对策:强化政府责任意识;合理配置医养资源;正确认识医养结合新型养老理念;加强养老人才队伍的建设;完善医服务信息网,构建智慧养老服务平台。虽然目前该模式在我国处于发展与问题并存的阶段,但从长远来看,医养结合具有极强的生命力,是解决目前养老难题的一种创新性途径。提高小城镇医养结合养老机构服务水平,有利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共建和谐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