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传统草木染艺术发展有着广泛且深远的历史,流传甚广。传统草木染艺术五帝时期就开始出现,清代中期达到鼎盛,而从清代晚期开始逐步衰退。传统草木染艺术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智力与艺术的结晶,亦是中国传统民间染色工艺之精髓。历史的变迁、文化的嬗变、市场的兴盛,革新了传统的工艺艺术,也对草木染艺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经济浪潮的冲击下,需要我们对传统草木染艺术进行深层次挖掘,使其在符合大众审美的基础上,以更加人性化的设计形式进入公众视野。鉴于此,开发和探索草木染艺术的创新之路,让其适应市场流行要求、发展符合时代审美的现代草木染艺术成为必然。本文以草木染艺术产生和兴盛的背景为出发点,通过对国内外草木染艺术发展历程的研究梳理,对当前草木染艺术工艺与市场的考察调研,针对草木染艺术的创新应用提出几点建议。文章第一章主要介绍了草木染艺术的背景,阐述了研究草木染艺术的意义与价值所在,期望草木染艺术得以发扬与传承;第二章通过对草木染国内外发展历程进行概述,提出其在新经济、文化背景下的发展思路;第三章通过对草木染的材料及工艺特征进行剖析,以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和色彩美学的视角为出发点,总结了传统草木染艺术的宝贵价值;第四章以问卷调查及品牌调研的方式,找出草木染工艺技术和市场发展存在的弊端。通过了解民众对草木染艺术的认知情况,分析掣肘草木染艺术发展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对传统草木染艺术与现代草木染艺术进行比较,探讨其在现代服饰中的创新应用,并针对草木染在现代服饰中的广阔发展前景提出几点可行性建议;最后章节为本人创新应用实践,主要设计灵感来源于春天里大地万物复苏带来的青春活力,借鉴洛可可时期的服饰特色来彰显青春的清新和活力,复古与现代的综合运用体现女性的柔美和优雅。洛可可服饰中夸张的裙摆,打褶的花边,低胸衬裙,结合草木染的染色技法做出渐变色感,采用草木染毛线绣编织的手法来表现树叶和藤蔓,体现出复古元素。在草木染艺术价值得以继承与保留的前提下,紧跟流行趋势展开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