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维特征和GraphCuts的肝脏CT图像全自动分割

来源 :中南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flj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肝脏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也在逐年上升,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在临床上,肝脏疾病的诊断主要是由经验丰富的医生对肝病患者的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图像进行手动分割,获取肝脏的准确解剖信息,从而对肝功能进行有效评价。然而,普通肝病患者的三维肝脏图像大约有几百层二维切片,仅依靠医生手动分割将是一项繁琐、费时且不可重现的工作。利用计算辅助诊断技术可以实现肝脏图像的分割,能够有效的克服手动分割肝脏图像的费时、费力等困难,大大的减少了对肝脏疾病的诊断时间,为肝病患者的治疗提供保障。因此,本文提出基于多维特征的 Graph Cuts全自动分割算法,实现肝脏图像的高精度全自动分割,辅助医生对肝病患者的诊断和治疗。
  传统的基于灰度信息的Graph Cuts分割算法,其基本原理是依靠研究人员手动标记目标和背景像素,通过标记的像素计算图边的权重能量,最后利用最大流最小割定理结合边权重实现目标图像的分割。由Graph Cuts算法的基本原理可知,该算法的分割精度影响因素主要在于目标、背景像素标签的选择和能量函数的构建。本文研究的基于多维特征的Graph Cuts全自动分割算法,能够有效准确的自动标记像素,并结合肝脏图像的多维特征,实现三维肝脏图像的高精度、全自动分割。本文的研究工作及贡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针对传统的Graph Cuts分割算法,需要专业人员准确标记肝脏图像目标和背景像素的问题,本文提出Graph Cuts的全自动分割算法。采用配准分割算法对肝脏图像进行有效的初始分割,然后利用权重投票算法将所有的初始分割结果融合为一幅预分割图像,最后使用水平集符号距离场结合预分割图像标记待分割图像的目标和背景像素,代替手动交互过程,实现肝脏图像的全自动分割。
  (2)针对肝脏及周围直肠、脾等组织的对比度较低、组织壁较薄,肝肿瘤等病变组织造成伪影区域等导致分割困难的问题,本文提出结合多维特征的 Graph Cuts分割算法。传统的Graph Cuts分割算法,仅考虑像素的灰度信息,加之噪声的影响,难以获取图像的边界和区域信息,故很难实现肝脏图像的有效分割。本文首先使用高斯平滑处理,抑制肝脏图像的部分噪声;其次使用空间结构信息更加丰富的Spin和LBP特征融合灰度信息,一定程度上弥补灰度信息的不足和弱化肝肿瘤等病变组织造成的伪影区域,使得肝脏组织边界更加明显、肝体区域更加显著;最后使用预分割图像形状进行约束,并结合上述特征,重新构建能量函数,实现肝脏图像的高精度全自动分割。
  本文采用Dice重叠率系数评估多Atlas分割,交互式Graph Cuts分割和本文的多特征全自动分割。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的分割结果不仅分割精度较高,而且其精度抖动较小,鲁棒性更加稳定。
其他文献
学位
脑-机接口系统将采集到的脑电信号进行解码,把解码后的信号当做使用者意图的控制信号,然后输出命令用来控制外部系统。脑-机接口是大脑直接与外界通信的桥梁,实现了人类意念控制外界的设想。这项技术可以改变人们未来的生活方式,例如改善严重运动障碍人群的生活质量。  在“模拟阅读”脑-机接口系统中,特征提取与模式分类是脑电信号解码的关键环节,如何更有效地找到脑电信号解码的方法,是提高脑-机接口系统在线识别精度
学位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疼痛一直都是非常令人讨厌的,但是当身体发生疾病或者处于危险境况的时候,它却给我们提供了明确的危险信号。一直以来,疼痛的感知和传递都是重要的研究对象。临床上,阿片类药物常被作为手术过程中的麻醉剂,其镇痛效果十分明显。但是,停药数小时以后往往会出现一个与其镇痛效果相矛盾的现象,镇痛效应转变为痛敏效应。研究者把这个现象称为阿片类药物诱导的痛觉过敏(Opioid-induced hyp
学位
公共卫生服务作为国家民生工程,自实施以来一直作为国家的大力推行的举措,通过医疗服务保障体系,促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扩大医疗普惠力度。随着医院信息化建设和疾病预防控制方面政府的巨大投入,旨在解决医疗信息化管理中出现的信息割裂、信息孤岛等情况的发生,形成信息共享,杜绝卫生资源的浪费。  作为公共卫生服务的健康档案建设是我国近年来研究的重点内容,如何解决医疗卫生机构的疾病诊断和治疗与居民健康的登记、疾
大脑是生物的高级神经中枢,在调控生物生命活动中扮演者“指挥官”的角色。想要对大脑下达的命令进行准确传达与执行,离不开大脑中神经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神经元细胞之间通过突触之间分泌的神经递质来传递各种信息,神经递质包裹在突触前膜的囊泡中,通过囊泡膜与突触前膜的融合从突触前膜中分泌释放出来。囊泡膜与突触前膜的融合过程经多种蛋白共同调解完成,Co mplexin(Cpx)蛋白就是参与调节该过程的蛋白之一。
学位
脑-机接口是一种利用脑电信号控制外部环境的系统。随着脑-机接口技术的不断发展,脑-机接口已经不只限于在实验室中进行研究,如今脑-机接口技术正在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当中,并且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一定的便利。本文旨在研究移动性好、功耗低的可穿戴式脑-机接口系统,实现对脑电信号的实时采集,信号处理,特征提取以及模式识别等。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模块进行研究和设计:1.视觉刺激模块。本系统是以“模拟阅读”为实
随着医学图像处理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已经成为医师诊断病患的一项重要工具,而细胞自动识别是计算机辅助病理图像分析算法的关键步骤,为很多后续进一步的定量分析提供基础。  诺丁汉组织学评分系统与组织病理学图像中乳腺癌细胞的形状和外观高度相关。由于乳腺细胞的类型、疾病恶性程度和生存周期等因素,外观会呈现很大的差异性,因此单体细胞的大小、形状、外观和质地的不同会给人工手动识别带来很大麻烦。另一
DNA合成仪是指一种采用固相合成法来实现 DNA合成过程自动化、标准化的仪器。DNA合成在优化密码子用于异源表达、构建异源代谢途径、合成人工基因组以及医疗诊断、药物研制等方面有广泛应用。  将合成 DNA所采用的固相亚磷酸酰胺法与自动控制技术相结合,设计了一款基于STM32的96通道寡核苷酸长链的多通道DNA合成仪。该 DNA合成仪主控芯片选自 ST系列微控制器,主控会实时接收和处理来自上位机的指
阿片类药物一直是临床镇痛的主力军,但使用过程中常常发生与镇痛作用完全相悖的痛觉过敏现象(OIH)。临床用药中已有作用于蓝斑核(LC)的药物可用于预防OIH的形成,但是LC在OIH的形成和调节中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所以本文旨在揭示LC在OIH中的调控作用。  目的:本文的主要研究目的是,通过对OIH大鼠的 LC进行神经网络解析和对LC—去甲肾上腺素(NE)系统在OIH大鼠中的变化进行探究,来进行LC
学位
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是一种通过检测神经活动的血氧水平依赖变化的磁共振成像(MRI)技术,可以对感官刺激或认知活动导致大脑活动的区域高质量显示。fMRI技术具有时间分辨率高和非侵入性等优势,目前已在健康个体、病人及动物的大脑的功能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脑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关键是对 fMRI数据的处理与分析。我们对 fMRI数据的处理方法包括预处理和激活区提取算法两大核心部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