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它对于社会经济运行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合理性直接关系到区域的兴衰与发展。兰州市土地利用空间快速扩展,土地利用效益具有明显偏低的特点,基于土地利用效益建立兰州市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决策模型,探讨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最优的土地优化模式,对实现兰州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立足于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宏观背景以及当前人地矛盾日益突出的大环境,以兰州市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兰州市土地利用状况的数量结构和空间结构进行分析,找出土地利用方面存在的特点和问题。其次,选取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三方面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线性加权的方法对兰州市3县5区土地利用效益进行评价,并模拟出土地利用效益系统的协调性。然后,依据土地利用效益评价结果,结合实际情况,采用线性规划的方法得出兰州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结果,提出土地优化配置的空间优化模式;最后积极探讨土地利用优化配置结果实现的措施。研究结果表明:(1)兰州市土地利用区域差异显著。在数量结构方面,总体上,牧草地和耕地所占比例较大。城关区、七里河区和安宁区的土地利用类型多样化指数较高,永登县和皋兰县为低多样化地区。在空间结构方面,总体上,园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和水域的空间集中程度较高;行政区的空间分异上,安宁区的园地、七里河区的林地、城关区的居民点及工矿用地的空间集中程度最高。(2)兰州市土地利用综合效益总体水平较低,空间差异性显著。城关区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最大,西固区的生态效益最小。应用协调度模型对3县5区土地利用效益的内部协调性进行分析,得出郊县的协调性较差,市区协调程度较高的结论。(3)以土地利用综合效益评价为基础,土地利用结构优化配置结果为,耕地、园地、林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和水域的面积增加,牧草地和未利用土地的面积大幅度减少。空间优化结果将兰州市土地利用优化模式概括为,集约利用型的土地优化模式、重点开发型土地利用模式、适度开发型土地利用模式和禁止开发型土地利用模式四种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