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如今,人们对服装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纱线作为服装的原材料,其性能决定着服装品质的好劣,因此,需要不断提高纱线的性能来以满足服装品质的要求。如何提高纱线性能一直以来都是研究的方向,在传统纱线结构方面通过大量的研究,纱线的性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并趋于饱和点。故需要加入新结构、开发新纱线成为必要。鉴于在复合材料中两相界面之间的结构及粘附力,可增强复合材料的性能。受此启发,若在传统纱线结构的基础上加入粘结结构,使纱体中纤维与纤维间粘结复合形成一整体,则对纱线的性能有何影响有待探究。对这种纱线的性能进行了解,为其应用提供一定依据。本课题使用包芯纱热熔法和溶解纤维素法两种方法在原有的传统纱线结构中加入粘结结构,使纱体纤维与纤维间粘结复合形成复合粘结纱线,并对两种方法的可行性及效果进行验证。采用单因素实验、Plackett-Burman实验、最陡爬坡实验和响应面分析法中BBD实验优化了包芯纱热熔法制备复合粘结纱线的制备工艺,借助显微镜观察复合粘结纱线的纵横截面形态,并对复合纱线强伸性能进行分析探讨;采用单因素实验得出了溶解纤维素法制备复合粘结纱线的制备工艺,观察了溶解纤维素法制备的纱线的纵向形态,并对复合粘结纱线的强伸性能分析探讨。通过课题探索研究,并得出如下结论及成果:(1)通过分析得出包芯纱热熔法和溶解纤维素法可以使纱线中的纤维与纤维之间粘结,使用两种方法可以制备复合粘结纱线。(2)经过包芯纱热熔法最佳工艺制备的纱线与原包芯纱相比:包芯纱热熔法制备的复合粘结纱线的断裂强度比其原包芯纱的断裂强度提高了48.19%,断裂伸长率降低了33.43%,可知包芯纱热熔法的粘结效果对纱线断裂强度有增强作用,对纱线的断裂伸长率有减弱作用;溶解纤维素法制备的复合粘结纱线的强伸性能比其原纱的强伸性能低,纱线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降低了7.93%和13.26%,可知溶解纤维素法的粘结效果对纱线强伸性能的作用效果低。(3)经过Plackett-Burman实验分析得知包芯纱热熔法制备复合粘结纱线中各因素对纱线断裂强度的影响显著大小为A处理温度>G纱线捻度>C处理次数>E处理压力,其中A因素处理温度对纱线断裂强度影响最为显著,A、G、E为正效应影响,C为负效应影响;各因素对纱线断裂伸长率的影响显著大小为A处理温度>E处理压力>C处理次数>G纱线捻度,其中A因素对纱线断裂伸长率伸影响最为显著,G、C为正效应影响,A、E为负效应影响。(4)通过BBD得出回归模型并分析得到包芯纱热熔法制备的复合粘结纱线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处理温度为164℃、处理次数为11次、纱线捻度为824捻/m、处理压力为16N,得到复合粘结纱线的断裂强度为20.85 c N/tex与模型的偏差为0.03c N/tex、断裂伸长率为4.40%与模型的偏差为0.02%,可说明模型拟合较好,可以反映实际情况。(5)通过显微镜观察溶解纤维素法制备的纱线纱体表面的毛羽被贴附或溶解,毛羽数量大幅度降低,部分溶解的纤维素凝固再生后形成一层薄膜,纱体表面致密。(6)经单因素实验分析得到溶解纤维素法制备的复合粘结纱线的工艺条件为:7wt%Na OH/12 wt%尿素溶解液用量为2ml、溶解处理时间为5min、凝固液无水乙醇用量为2ml、凝固处理时间为5min,制备的纱线的断裂强度为9.52 c N/tex和断裂伸长率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