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流动、产业转移对区域产业集聚的影响研究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pemaoelg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产业集聚方面的研究吸引了越来越多学者的青睐,与此同时,我国逐渐加大对产业集聚区的建设。在我国推进产业集聚的过程中,劳动力和制造业地理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国劳动力流动规模快速增长;产业开始进行转移,呈现出向其他成本优势更明显地区转移的态势。劳动力流动、产业转移是否促进了产业集聚水平的提高,是否有利于形成集聚效应,是否有利于促进我国产业空间布局的优化,成为本文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2000-2014年全国30个省区市(港澳台和西藏除外)制造业为考察对象,首先梳理劳动力流动对区域产业集聚的作用机制,又梳理了产业转移对区域产业集聚的作用机制,还梳理了劳动力流动和产业转移对区域产业集聚的作用机制;紧接着对产业集聚、劳动力流动、产业转移的特征及趋势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然后构建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运用两阶段差分GMM和两阶段系统GMM实证分析了劳动力流动、产业转移对区域产业集聚的影响。研究得到了以下结论:(1)2000-2014年我国制造业主要集聚在经济相对发达的省区市,相对欠发达的省区市不是我国制造业的主要集聚地,我国制造业的空间布局逐渐发生变化。(2)2000-2014年我国劳动力向经济相对发达的省区市形成净流入,而向经济相对欠发达的省区市形成净流出;劳动力流动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劳动力流动随着时间的变化,也在发生着空间变化。(3)随着结构转型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地区间发生着制造业的转移;我国制造业转移遵循“梯度转移”规律;制造业转移的空间格局在发生变化。(4)滞后一期的集聚水平、产业转移对区域产业集聚产生十分显著的正向影响,劳动力流动对区域产业集聚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劳动力流动和产业转移的联合作用对产业集聚只是产生了较小的影响,对外开放度对产业集聚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市场需求对产业集聚具有显著的负向作用,基础设施和制造业企业数量比重对产业集聚也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而且,劳动力流动、产业转移对区域产业集聚的影响是稳健的。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物流业的快速发展,能够承担大规模、跨区域运输任务物流公司已经开始出现。但针对于这类物流企业需要的时效物流运输网路规划的研究较少。本文在总结国内外有关运输
以丙烯酰胺(AM)、顺丁烯二酸(MA)及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为聚合单体,由偶氮二异丁咪唑啉盐酸盐(VA-044)为引发剂,采用水分散聚合法合成了高分子量两性聚丙烯酰胺(AmP
不定方程的整数解问题,是指未知数的个数多于方程的个数,且未知数的解为整数的问题.此类问题在近几年的各省市高考模拟试题中,经常出现.本文结合数列中的不定方程的整数解问题进行
诗歌鉴赏一直是高考语文试卷中必考的题目,试题所选材料基本皆为中国古典诗歌。然而,在高考古代诗歌鉴赏试题中,对于古代诗歌审美特征的考察与课标指明的教学目标似乎并不对
现代建筑中地下室和地下工程越来越多,地下防水工程也逐步引起人们重视,但现实中往往由于设计和施工因素导致存在设计方案不合理、施工用材不合格、施工检查监督不到位以及局
以苯乙胺(PEA)、柔性端氨基聚醚(BATPE)和双酚A环氧树脂(DGEBA)为原料,制备了无微相分离结构的无定形交联热固性树脂。在不改变柔性聚醚链段含量的情况下,测试了3种不同聚乙
采用微波固化技术,对玻璃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进行固化试验研究,运用红外测温方法、差示扫描量热仪、力学拉伸试验机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试验手段分析其固化行为及微观形态,
以三聚氯氰、无水哌嗪、N-氨乙基哌嗪、4-溴-1,8-萘酸酐为主要原料,通过收敛法高效地合成了四种具有反应活性的树枝状1,8-萘酰亚胺化合物,对产物进行了红外光谱(IR)和核磁共
为了全面了解国内外在基于机器视觉的智能车辆前方道路边界及车道标识识别领域的研究进展,文章介绍了近年来一些典型的基于机器视觉的道路边界及车道标识识别系统,对基于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