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生菌产孢对Vc混菌发酵中产酸菌生长和产酸影响的研究

来源 :沈阳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gdaobl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维生素C是人体生命活动不可或缺的维生素,且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妆品、医药和饲料等诸多行业。目前工业生产维生素C(Vc)的主要方法是“二步发酵法”,其中第二步以L-山梨糖为原料,利用产酸菌和伴生菌混合发酵生产Vc的前体物质2-酮基-L-古龙酸(2-KLG)。发酵过程中的产酸菌为普通生酮基古龙酸菌(Ketogulonigenium vulgare,K.vulgare,K.v),单独培养时生长弱产酸低,但是能够将L-山梨糖转化为2-KLG;伴生菌多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不具备产酸能力,在生长末期和营养物质匮乏情况下能够产生芽孢。有研究表明伴生菌的产孢对产酸菌的生长和产酸至关重要,本论文在此基础上,选择伴生能力有一定差异两株伴生菌,通过分析两株伴生菌在混菌发酵中产孢过程相对于单菌培养的变化情况以及该过程对产酸菌生长和产酸的影响,深入研究伴生菌的产孢过程对产酸菌的影响,为两菌间互作机制的研究提供新的方向。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K.v 25B-1在单菌发酵时,生长弱且产酸能力低,在与伴生菌混菌发酵时,生长状态和产酸量有明显提高,其中三种不同混菌发酵体系2-KLG的产量为:B.s+K.v:78.43±0.79 mg/m L;B.e+K.v:69.71±1.26 mg/m L;B.p+K.v:71.88±1.12 mg/m L,选择伴生能力存在一定差异的两株伴生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A9,B.subtilis A9,B.s A9)和内生芽孢杆菌(Bacillus endophyticus ST-1,B.endophyticus ST-1,B.e ST-1)。在混菌发酵体系中,产酸菌促进了B.s A9和B.e ST-1生长和产孢。K.v 25B-1单菌发酵时,发酵液p H偏酸性,而混菌发酵中B.s A9和B.e ST-1能够中和2-KLG的酸性,为K.v25B-1提供适宜生长和产酸的微环境。K.v 25B-1单菌发酵中,发酵液ORP维持在-57m V~26 m V之间,随着发酵时间的增加,ORP逐渐升高,发酵液呈氧化性;B.s A9和B.e ST-1能够降低发酵液的ORP值,使发酵液呈现还原性,更有利于产酸菌生长。(2)混菌发酵体系中,B.s A9和B.e ST-1产孢时间提前,且芽孢数量升高。培养12 h、24 h、36 h和48 h的B.s A9和B.e ST-1胞外液均能够促进K.v 25B-1的产酸,其中48 h的胞外液促进效果最好。在混菌发酵体系中,K.v 25B-1产酸相关酶SDH、SNDH的活力均高于单菌发酵体系,随着伴生菌芽孢的大量产生,酶活力升高并在48 h达到最高值,同时,随着伴生菌芽孢的产生,K.v 25B-1活菌数逐渐升高,发酵体系中的2-KLG产生速率加快。(3)混菌发酵中,B.s A9群体感应基因lux S及信号肽基因phr C、phr A表达量在12 h显著升高,推测此时信号分子AI-2及信号肽Phr A、CSF可能大量产生,从而促进了产孢相关蛋白Spo0A的磷酸化,同时,产孢相关基因spo0A、spo0F、spo VFA的大量表达提前可能导致Spo0A含量和磷酸化水平的提高,从而使B.s A9产孢时间提前。伴生菌的产孢诱导了K.v 25B-1中DNA复制起始相关基因dna G、dna B和产酸酶基因sdh、sndh的大量表达,促进了产酸菌生长繁殖和SDH、SNDH酶活力升高,使发酵体系中的2-KLG大量积累。
其他文献
我国东北地区是主要粮食产区,但是当前耕地土壤肥力下降,氮素利用低,通过秸秆还田方式提升土壤肥力基础、促进氮素利用是最经济适用的方法。秸秆深还田是在总结以往常规还田方式利弊的基础上,主张将秸秆深埋到地表以下20-40 cm土层中的还田方式,可有效解决我国东北地区玉米秸秆“产量大、运输难、利用少”等实际问题;同时提高土壤综合肥力、减少化肥用量、提高玉米氮素吸收量和氮肥利用率,不仅促进了玉米增产,还影响
学位
船舶机舱设备包括主柴油机、发电柴油机组、轴系、压缩机、泵及其他辅助设备等,可以分为往复机械和旋转机械。离心泵作为船舶的液体运输设备,是一种典型的旋转机械,因其结构简单、流量范围宽,在船上得到了广泛应用;而柴油机既可用于船舶的主动力,又可应用于发电机组,是一种典型的往复机械。因此以离心泵作为旋转式机械设备的典型代表,以柴油机作为往复式机械的典型代表,研究基于声发射的船舶机舱典型设备智能监测诊断方法,
学位
葡萄是世界第三大果树树种,栽培历史悠久,且种植面积分布广泛,产量和产值较高。随着葡萄产业的迅速发展,连作障碍问题愈发严重,对羟基苯甲酸(4-HBA)是导致葡萄连作障碍的主要自毒物质之一,前期研究发现4-HBA能对土壤氮代谢产生影响,但具体作用机制尚不知晓。本试验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以贝达(V.riparia×V.labrusca cv.Beta)葡萄实生苗为试材,将其种植在4-HBA处理16 d后
学位
目的 观察伊伐布雷定片联合托伐普坦片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给予托伐普坦片每次15 mg,qd,饭后口服;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盐酸伊伐布雷定片每次5 mg,bid,饭后口服。2组患者均治疗10周。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N-端前脑钠肽(NT-proBNP)、心肌肌钙
期刊
大豆[Glycine max(L.)Merr.]在我国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大豆胞囊线虫(soybean cyst nematode,SCN)是影响大豆产量最严重的病原物之一。现有研究表明,赤霉素和mi R159响应胞囊线虫寄生大豆的过程。然而,赤霉素和mi R159在大豆与胞囊线虫的互作中的具体功能和作用机制尚不清楚。本论文通过对赤霉素和mi R159在大豆与胞囊线虫互作中的具体功能进行验证,明确
学位
就业是民生之本。受全球疫情的影响,大学生就业形势格外严峻。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要优先稳就业保民生”。为促进理工科院校文科生找准自身定位并实现高质量就业,同时促进高校各专业协调发展,实现招生、人才培养、学生就业等一系列工作的良性循环,本文立足于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新发展理念,从毕业生就业需求与满足视域出发,进行问卷调研,了解理工科院校文科生就业情况,并根据
学位
杂草稻(Oryza sativa F.spontanea)与栽培稻伴生,在农田中常与栽培稻竞争水稻生长所需的各类自然资源;尽管如此,由于杂草稻遗传基础较复杂,经长期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与栽培稻相比杂草稻富有多种抗性,使其成为一种不可多得的能用于水稻遗传改良的种质资源。脱落酸(ABA)是植物体内的一种胁迫激素,在调控水稻耐盐性方面有着重要作用;9-顺式环氧类胡萝卜素双加氧酶(NCED)是高等植物内源
学位
青蒿素是从菊科植物黄花蒿中提取的一种新型倍半萜内酯,是一种速效、低毒的抗疟药物。双氢青蒿素(Dihydroartemisinin,DHA)是青蒿素的衍生物。DHA除了具有抗疟作用外,还具有显著地免疫调节作用。然而,潜在的作用机理尚不明确。本实验拟采用DHA为实验药物,对其在小鼠脾脏免疫调节作用的分子机制进行了初步研究。本研究利用流式细胞术对DHA灌胃处理后的BALB/c小鼠的脾脏进行免疫细胞亚群的
学位
薄皮甜瓜是设施甜瓜栽培中的重要种类,已成为我国东北、华北等地区的重要产业。但因设施薄皮甜瓜栽培中常出现土传病害,严重影响其产量和品质,因此经常采用嫁接栽培。实践表明,嫁接不仅能够增强薄皮甜瓜的抗病性和抗寒性,同时也具有较强的根系吸收能力(如水分及氮、磷、钾等营养吸收能力)。嫁接薄皮甜瓜植株根系吸收能力的提高常认为是由于砧木根系发达的缘故。近期研究结果表明,同一砧木品种与不同接穗品种嫁接的植株根系硝
学位
基于后疫情时代“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油料作物产需缺口加大等背景下,多措并举发展花生产业,确保“油罐子”安全已成为“十四五”兴农战略规划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但生产实践发现,花生苗期早春朝暮变温/倒春寒变温(地上、地下部温差)时有发生,从而严重限制了花生光合碳同化和优质高产品种推广,而外源钙肥可以有效缓解此现象。因此,探明清楚昼冷胁迫下花生光合作用的限制位点及其钙素调控的关键生理机制,这将为完善北方花生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