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野外实地调研及室内测试数据为依据,研究了兰坪盆地矿集区火山岩浆活动及岩浆岩分布、不同区域岩浆岩岩石学特征与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探讨了岩浆活动与成矿的关系。 研究内容包括:区域地层及区域构造演化;盆地深大断裂系统及造山带;区域地球物理场;矿集区矿床的时空分布、矿化特征;岩浆岩活动与岩浆岩分布;岩浆岩岩石学特征;岩浆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岩浆岩分布与成矿的关系;岩浆岩成岩时代与成矿的关系;岩浆岩组成与成矿的关系;成矿物质的来源,成矿流体的来源;成矿物质搬运、富集的地球化学机理等。 研究结果表明: ① 兰坪盆地发育于板块的拼接地带,有利于发育深大断裂系统。这种不稳定的过渡型构造单元不仅为成岩成矿物质提供了运移通道,而且为成矿提供了物质来源。 ② 兰坪盆地东、西两侧及中部地区不同区域岩浆岩活动关系密切,在成因上有一定的联系。 ③ 矿床的形成与岩浆岩具有密切的时空、成因联系,岩浆活动不仅给成矿作用带来了成矿物质,而且为成矿提供了能量。 ④ 成矿物质是壳源、幔源的混合来源;含矿流体、矿化剂、助溶剂是深源卤水、建造水、大气降水的混合。 ⑤ 下渗的大气降水与上升的深源流体在运移过程中混合,使得溶液的温度、PH值、H2S的浓度、硫逸度、氧逸度以及氧化还原电位改变,从而发生成矿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