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聚丙烯酸酯乳液是一类性能优良、应用广泛且容易制备的聚合物乳液。本实验采用的是预乳化半连续乳液聚合法合成的丙烯酸酯乳液粘合剂,并应用于涂料印花中。目前国内丙烯酸酯粘合剂一般是以丙烯酸辛酯、丙烯酸丁酯等以及交联单体合成而得的,通过交联单体改变而提高粘合剂性能。常用的方法是以N-羟甲基丙烯酰胺或者羟乙酯等作为交联单体,但是含有N-羟甲基丙烯酰胺的粘合剂会释放游离甲醛,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含有羟乙酯的粘合剂需要在高温焙烘时才能发生交联,能耗大。近年来有研究人员用丙烯酸或者丙烯酰胺与环氧氯丙烷反应而生成的自交联单体来替代N-羟甲基丙烯酰胺,通过这种方法合成的粘合剂在较低的温度下就可以与纤维产生交联,同时没有甲醛释放,但是环氧氯丙烷会产生可吸收的有机氯,也会对环境造成危害。针对上述问题,本实验从节能环保的角度出发,选用一种无毒的,多种反应基团的活性单体,合成一种新的不含甲醛的低温反应型聚丙烯酸酯粘合剂,得出合成工艺并研究其应用性能。本论文中丙烯酸酯乳液的合成是以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苯乙烯(ST)为硬单体,丙烯酸异辛酯(EHA)和丙烯酸丁酯(BA)为软单体,丙烯酸(AA)为功能单体,选用适当的交联单体,合成了低温反应型聚丙烯酸酯印花粘合剂。实验中讨论了乳化剂用量、引发剂用量、阴非乳化剂配比、丙烯酸用量、软硬单体配比、十二烷基硫醇用量、不同交联单体的选择与用量以及反应过程中各种条件因素如:聚合温度、时间等。最终确定了最佳合成工艺,并将其应用于织物印花中。试验中还分析了影响涂料印花后织物性能的因素如:焙烘时间、焙烘温度、玻璃化温度、粘合剂用量、乳化糊用量等,以最低温度为标准确定了最佳涂料印花工艺。同时对合成出的丙烯酸粘合剂进行了硅油改性,分析改性前后两种乳液整理织物后的柔软度等。利用现代仪器测定分析乳液性能,通过红外光谱,DSC和TG及激光粒度仪以及电镜分析表明硅油的确已经对丙烯酸酯聚合物发生分子级的改性,同时聚合物的Tg和热分解温度均有一定提高。通过大量实验最终得出硅丙乳液粘合剂的性能比苯丙乳液粘合剂好,乳液合成中主要合成条件如下:乳化剂用量为0.8%,引发剂用量为0.8%,非阴乳化剂配比为4:3,丙烯酸(AA)用量1.8%,软硬单体比值为1.2188:1,十二烷基硫醇用量0.39%,交联单体选用HA,其用量为2.6%,乙烯基硅油用量6.5%;聚合反应温度为80℃,滴加时间为60min,保温时间60min。织物印花最佳处方为:涂料用量10%,粘合剂20%,增稠剂2%;织物于120℃,焙烘3min可获得最佳涂料印花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