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一改传统教学中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提出应让学生经历科学过程的具体体验以及让学生通过体验对科学思想产生更高的追求。而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主要依赖于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所以研究如何将其真正落实到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国内外对情感教育研究的一些成果,同时也指出在教学中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所面临的一些问题;其次,在明确我国新课程改革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内涵及相关理论依据后,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从“教师情感认知”、“师生关系”、“教学目标及实施策略”和“实施困难与影响因素”四个维度来了解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理解情况及在教学过程中的落实情况,并进行分析研究;第三,基于对问卷调查的研究分析,笔者从教师如何转变教学观念、如何采用多种方式更新教学模式以及学生如何转变原有的学习方式进而变被动为主动等三大方面分别提出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的策略:最后,笔者在物理教学中针对以上提出策略的有效性进行实验研究及分析,研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建立是否有帮助,以及能否有助于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