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病理基础,其发生机理复杂,与多种环境及遗传因素有关。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广泛应用,对AS的发生机理有了新的认识。现有资料表明,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出现于AS发生前或发生早期,可能是AS的关键。内皮细胞位于血液-血管的界面,既是屏障又是信号感受器和传感器,它产生和分泌众多生物活性物质,参与凝血和抗凝血、调节血管收缩与舒张等多种重要生理过程。内皮细胞是纤溶系统抑制因子—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生成的主要场所。PAI-1是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家族的重要成员之一,具有抑制纤溶酶原激活物(plasminogenactivator,PA)的功能,是体内纤溶系统的重要调节者,其异常表达与多种血栓性疾病过程密切联系。AS患者体内PAI-1水平增高,在患有严重粥样硬化的动脉管壁上PAI-1 mRNA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组织,提示AS患者纤溶系统功能低下是PAI-1亢进的结果。研究表明,AS多种相关致病因素作用于内皮细胞,引起内皮细胞功能紊乱,诱导PAI-1表达增加,这可能是导致AS发生的机制之一。 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弱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minimal modifi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mmLDL)是两种AS主要致病因素。据文献报导,TNF-α和氧化修饰LDL均可诱导血管内皮细胞PAI-1基因异常表达,但mmLDL对PAI-1基因表达的影响未见报道,它们究竟通过何种信号转导途径诱导PAI-1基因表达,以及PAI-1基因5′上游序列的调控元件在该基因转录中的调控作用也都不清楚。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TNF-α、mmLDL对血管内皮细胞PAI-1基因表达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为AS的有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实验以体外原代培养的人脐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