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对模拟失重大鼠腓肠肌中调控因子GDF-8、Smad3和MyoD mRNA表达的影响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5915703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   研究证实航天人员在太空失重条件下会出现肌萎缩,肌萎缩程度会随着失重时间的延长而加重。失重所导致的骨骼肌病变和损害,不仅影响航天员的飞行时间和工作效率,而且还会影响其返回地面后的再适应能力。目前航天中所常用的对抗肌萎缩措施就是运动[1]。但运动对肌萎缩的有关机制的研究还很少,本实验通过观察耐力运动对大鼠腓肠肌形态及腓肠肌调控因子表达的影响,对运动预防失重性肌萎缩做初步的研究和探讨。   研究材料和方法:   将2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4组,即对照组(C)、跑台组(E)、失重组(U)和跑台失重组(EU),每组各7只。建立后肢悬垂模拟失重和跑台运动模型;对照组和跑台组八周后测量右侧腓肠肌湿重;用HE染色后测量左侧腿腓肠肌肌纤维横截面积、用RT-PCR方法测量腓肠肌内GDF-8、MyoD和Smad3的mRNA表达;失重组和跑台失重组在运动训练8周后再做模拟失重2周,在10周后处死。同样的方法测量其右侧腿腓肠肌湿重、用HE染色测量左侧腿腓肠肌肌纤维横截面积、用RT-PCR方法测量肌内GDF-8、Smad3和MyoDmRNA表达。通过SPSSII.5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研究结果:   1)体重、湿重和湿重体重比:跑台组大鼠体重小于对照组,并有高度显著性差异;跑台失重组体重小于失重组,具有显著性差异,但体重下降慢于对照组;腓肠肌湿重:跑台组小于对照组,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跑台失重组略低于对照组失重组,但不具统计学意义;湿重体重比:跑台组和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跑台失重组高于失重组,且具有显著性差异。   2)腓肠肌横截面积:跑台组小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跑台失重组略低于失重组,不具有显著性差异。   3)腓肠肌调控因子的表达:生肌调节因子MyoDmRNA表达,跑台组与对照组相比,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跑台失重组MyoDmRNA表达高于失重组,且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肌肉生长抑制因子GDF-8 mRNA表达,跑台组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跑台失重组低于失重组,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Smad3基因m RNA表达,跑台组低于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跑台失重组低于失重组,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   研究结论:   (1)一定强度的运动可使跑台组大鼠体重、腓肠肌湿重下降;模拟失重两周后,跑台失重组和失重组腓肠肌湿重均下降,但跑台失重组腓肠肌湿重下降幅度要小于失重组腓肠肌湿重下降的幅度;跑台组腓肠肌湿重/体重高于对照组,跑台失重组显著高于失重组。提示一定强度的跑台运动对失重性肌萎缩具有预防作用。   (2)一定强度的运动导致跑台组腓肠肌横截面积小于对照组,跑台失重组和失重组无显著性差异;跑台失重组肌纤维横街面积下降幅度小于失重组肌纤维横街面积下降的幅度,故跑台运动对其模拟失重性肌萎缩有预防作用。   (3)一定强度的运动导致生肌调节因子MyoDrnRNA表达升高,肌肉生长抑制因子GDF-8mRNA表达降低,促进肌肉的生长。模拟失重后,跑台失重组生肌调节因子MyoD mRNA表达高于对照组失重组,而肌肉生长抑制因子GDF-8 mRNA、Smad3m RNA表达低于对照组失重组。故GDF-8、MyoD和Smad3可能参与了运动预防失重性肌萎缩的机制。   (4)运动训练对抵抗或预防失重性肌萎缩具有一定的作用。
其他文献
近些年,各种灾难频繁发生,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的发病率有增加的趋势,并且目前对PTSD发病机制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导致其治疗存在许多困难,
学位
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的国家繁荣了,富强了,因此,我们的人民群众也过上了幸福的日子。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2009年3月5日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中
由于近年来学界对刻板印象机制研究的偏向,不断有研究试图对刻板印象的激活机制这一黑箱进行深入探索,但同时由于不同研究者理论构想和研究取向的不同,使得目前大多数研究对这一
本研究以贵阳市乌当区公务员作为研究对象,运用Rasch模型对一般拖延量表(GP)的结构进行分析,并对影响公务员一般拖延的因素进行讨论。  首先对量表进行前测,运用软件SPSS20.0进
词汇获得年龄(ageofacquisition,AOA)指以口语或者书面语的形式接触到这个词并且理解其意义的年龄。词汇获得年龄效应指加工早获得的词汇比晚获得的词汇更快、更准确。目前,词
学位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一个普遍存在且十分严重的社会问题。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是未成年人经历的第一个场所、步入的第一所学校,社会化过程中的第一站。父母是孩
学位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