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司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是对其市场价值的反映,公允价值变动则反映了有关资产和负债市场价值的波动,从而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处于不断变化市场中的公司的价值进行及时反映,对于投资者来说,以公允价值计量的会计信息相比于历史成本计量更加具有决策有用性。但是2008年的金融危机显示,公允价值计量及时反映市场波动的这一特点,同时也有可能歪曲公司的真实价值,加剧市场波动。那么,在金融危机过后,公允价值计量在我国的应用现状如何,以及在此基础其对上市公司价值产生怎样的影响,对于继续推进公允价值计量在我国的应用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课题。本文以托宾Q值作为衡量上市公司价值的指标,选取金融行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我国当前阶段公允价值计量与上市公司价值的关系进行深入阐述和探讨。首先对国内外有关文献进行了整理和归纳,从中总结出研究思路;在以前学者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分别阐述了有关公允价值计量和公司价值的相关理论,并阐明了公允价值计量与公司价值的内在联系;然后推导研究假设,设计实证模型和有关变量,选取我国沪深A股金融行业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并将研究期间确定为2010—2012年;运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研究样本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实证检验;最后,综合前述理论基础和实证检验结果得出了研究结论,并对金融行业上市公司、监管部门和投资者提出建议。虽然理论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通过净利润影响上市公司价值,但其数额只占净利润中的很小部分,经检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与上市公司价值没有显著相关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通过净资产影响上市公司价值,其持有规模较大且公允价值变动的确认数额对净资产影响较大,经检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与上市公司价值显著负相关。对模型二的分析结果表明,剔除公允价值计量影响前后的每股收益和每股净资产的回归系数均存在明显差异,且剔除后两者的回归系数均变小,说明综合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的公允价值计量确实对金融行业上市公司价值产生了影响,但是这一影响效用并不大,公允价值计量没有歪曲金融行业上市公司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