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粒含量对泥石流源区砾石土体强度影响的试验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ujh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泥石流源区砾石土的粘粒颗粒含量对砾石土强度和孔隙水压力的影响是泥石流形成机理中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采用室内静三轴试验的方法来研究砾石土体强度、孔隙水压力与粘粒颗粒含量的关系,寻找在与野外情况相似的条件下最有利于土体强度降低的粘粒含量。   通过对野外泥石流启动机理以及试验结果的分析,以固结排水剪切条件下剪应力与粘粒含量的关系为基础,结合前期完成的野外人工降雨试验的数据,统计分析得出砾石土体强度与粘粒含量关系。   试验取得了如下的结论:   (1)在室内三轴试验中,粘粒含量在3.75%-7.50%范围内砾石土试样湿陷性较大;尤以粘粒含量为5.00%左右的砾石土湿陷性最大。   (2)在室内三轴试验中,粘粒含量在3.25-7.50%范围内砾石土试样在剪切过程中孔压上升较高,尤以粘粒含量为6.25%的试样孔压上升的幅度最高。   (3)在室内三轴试验中,中等粘粒含量(3.75%-7.50%)的砾石土强度较低,尤其是粘粒含量5%的砾石土强度最低,在相同条件下最容易被破坏。   (4)中等粘粒含量(3.75%-7.50%)的砾石土,在相同降雨和坡度等条件下,最易启动暴发规模较大、破坏性较强的泥石流。   以上试验成果适用于云南东川蒋家沟支沟-大凹子沟源区的砾石土,其他地区砾石土是否拥有这一性质还有待于更多试验来验证。
其他文献
我国是水资源短缺的国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许多城市缺水状况日益严重。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突
植被信息提取是遥感应用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遥感手段提取的植被信息已被应用到生态模型运转、植被覆盖类型填图、植被生长状况诊断、作物估产、灾害监测等多个领域。植被信息
为满足灾害和环境监测预报对时间、空间、光谱分辩率以及全天候,全天时的观测需求,我国2008年将发射由两颗光学小卫星(HJ-1A,HJ-1B)和一颗合成孔径雷达小卫星(HJ-1C)组成的环境
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要以思想政治建设为重点,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决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具有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团结坚强的领导集体
再分析资料在大气-海洋-陆地相互作用、气候监测和季节气候预报、气候变率和变化、水分循环和能量平衡以及其他相关领域中具有的广泛使用价值。陆地生态系统模型以及陆面数据
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引起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LUCC)对陆地生态水文过程的影响日益深刻,要求我们及时把握变化环境下的水资源形成与演化规律,保障水资源安全,实现水资源的可
结合廊坊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实际情况,在自动化主站系统中加入闭锁遥控执行的程序,在保证变电站遥控二次回路正常的情况下,应用此程序对已运行变电站的设备进行遥控测试。经
“居住”是一个古老的话题,自工业革命以来,国外有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城市居住空间进行研究。近年来,随着小康社会建设的加快,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环保意识的增强,人们关注
我第一次听说“新闻理想”是2013年7月,报社里正在对新记者进行培训,作为实习生我也整天跟着蹭课。其间有一个环节是一早去插报纸然后自己卖出去,每天20份。每天一早当我睡眼
泥石流对岩性的敏感性是泥石流灾害评估和泥石流预测预报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论文通过大量的野外考察和样品采集,利用颗分实验、直剪实验、渗透实验、塑液限实验等实验手段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