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移动支付、网络约车等新型生活方式的普及,日常生活中人们对电子设备的使用率越来越高,因而器件的小型化和轻量化必将给人们出行带来更多便利,而解决这一问题较为可靠的方法就是实现器件的多功能化。所以,具有多种性能的材料备受关注。其中,铁酸铋(BiFeO3)就是这样一种具备多种性能的材料,它具有优良的铁电和铁磁性能;但由于铁酸铋材料较大的漏导和杂相等严重影响了其相关的应用。因此,本文以BiFeO3(BF)陶瓷为研究对象,采用Ti等价/非等价掺杂、二元复合研究了 BF陶瓷漏导行为、电磁性能及储能性能的演变规律。另外,将BiFe03基陶瓷与氰酸酯树脂(CE)复合,探究了复合材料的介电性能和储能性能。通过固相反应法制备了 Ti等价/非等价掺杂BF陶瓷。研究结果显示Ti掺杂使BF陶瓷晶粒细化,很好的抑制了其漏导,电阻率较未掺杂BF陶瓷提高了 4-6个数量级,而且介电常数频率稳定性好。Ti掺杂BF陶瓷具有明显的电滞回线,但铁电性能较弱,铁磁性能明显增强。XRD显示Ti掺杂很好抑制了 BF陶瓷中常见杂相Bi25FeO40和Bi2Fe4O9的生成。其中Ti非等价/等价掺杂分别于掺杂量1Omol%和7.5mol%时获得单相陶瓷。高温介电频谱显示Ti等价掺杂BF陶瓷较非等价掺杂内部缺陷更少,铁电、铁磁性能更强。Ti等价掺杂量7.5mol%BF陶瓷具有最大磁化强度0.53emu/g,最大储能密度0.205J/cm3。采用固相法烧结制备了(1-x)BiFe0.95Ti0.0503-xCa0.4La0.4Ti03 致密陶瓷。XRD结果表明合成了 BiFe03相和Ca(Bi,La)4(Ti,Fe)4O15相复相陶瓷。介电频谱显示所有(1-x)BiFe0.95Ti0.05O3-xCao.4La0.4TiO3 陶瓷较BiFe0.95Ti0.05O3 陶瓷拥有更高的介电常数和更低的低频介质损耗(tanδ<0.03),电阻率再提高1-2个数量级,铁磁性能明显增强。其中x=0.1陶瓷剩余磁化强度Mr=0.1emu/g,矫顽磁场Hc>60000e。该系列陶瓷铁电性均较弱,因而储能效率都高于90%;x=0.2和x=0.3陶瓷同时达到最大储能密度0.115J/cm3。将低温热处理后的(1-x)BiFe0.95Ti0.0503-xCa0.4La0.4Ti03陶瓷与氰酸酯复合制备了复合材料。复合材料介电常数较陶瓷下降,但击穿电场强度提高2-3倍,最大介电强度达到321kV/cm,最大储能密度达到0.143J/cm3。但是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不是很理想,造成了漏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