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堤防工程安全评价的理论和方法研究

来源 :清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feir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堤防工程安全评价的理论与方法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论述了长江中下游堤防工程的特点和破坏机理,系统分析了与堤防工程安全有关的基本因素,针对堤防工程安全评价的层次性和动态性特点,初步建立了长江中下游堤防工程安全性评价理论框架,并提出了堤防工程安全评价的方法和模型。研究结果可为长江堤防工程安全评价、堤防工程的维护和管理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本文的研究要点和结论如下:(1)系统总结了长江中下游堤防工程的构成、功能和保护区的社会经济基本情况,阐述了长江堤防工程的现状和特点。(2)对堤防工程的安全隐患和险情进行了分类,结合长江堤防工程的险情资料,分析了堤防工程的典型破坏形态和机理。(3)提出了堤防工程安全评价的三个层次,据此建立了堤防工程安全评价的理论框架。即,堤防工程风险分析,单项工程安全评价和堤防工程安全性综合评价。三者自成体系,又有密切的联系,构成了长江堤防工程安全评价的完整框架。(4)对长江中下游堤防工程进行了风险分析,探讨了三种主要破坏类型(漫顶、滑坡和管涌)的发生概率,并综合成堤防工程失事概率,结合堤防保护区的社会经济情况,从风险角度探讨了防洪标准的构成因素,构建了适合于长江中下游堤防工程特点的风险分析框架。(5)建立了长江中下游堤防工程安全性调查和评价的指标体系,讨论了相应的调查方法。在此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和模糊数学相结合的手段,提出了堤防工程安全性综合评价模型。(6)采用土工离心模型试验和三维有限元应力应变计算相结合的手段,对堤顶防渗墙施工过程中,堤身产生裂缝的机理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研究结果对长江中下游重点堤防的加固建设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地震地面运动是复杂的时间—空间过程,同一次地震中结构尺度范围内不同点的地震动过程是不同的,这是因为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具有行波效应、相干效应和场地效应等。严格来说所有
随着中国城市化率的不断提高,污水量大幅度增加,自然水体富营养化日趋严重,受影响水体流域呈逐年扩大趋势,水资源明显短缺,而对中小型点源污染的控制是提高水环境质量和解决
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问题是地震工程和土木工程领域的前沿课题。目前在理论分析、试验及观测上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然而,由于该课题十分复杂,研究难度较大,故与其他成熟的学
土钉支护(soilnailing)是一种用于提高边坡,挡土墙以及开挖中隧道、基坑等稳定性的土体原位加筋技术;其原型可追溯至上世纪60年代利用无预应力钢筋和喷浆水泥砂浆来加固地下
  本试验尝试用膜直接截留污水中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细菌/病毒,而保留水中对作物有益的氮、磷等营养元素,以期实现水、肥双成分资源化。  试验结果表明,无论是微滤膜还是超滤
以白石水库低温微污染水为研究对象,进行预氧化处理试验研究,提出经济、实用和高效的预氧化处理工艺,为阜新市引白水源工程将建的水处理厂提供工艺依据和工艺参数,同时也可为
  本文从主体结构顶部大梁悬挂一个楼层的简单的悬挂结构开始,利用频谱分析研究在地震激励下悬挂楼层对主体结构的驱动作用,说明激振过程中,悬挂楼层在一定的频率范围内对主体
本文运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体外预应力空间张弦梁结构模型试验过程进行仿真计算,模拟了结构在张拉状态下的试验过程,分析了结构在张拉施工阶段的受力性能和变形特点,并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逐步推进,原先许多建于城郊的污水处理厂现在却位于市区内,其在污水、污泥处理过程中产生和排放的恶臭气体大大降低了大气环境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