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磁场是一种具有一定幅度、频率的电场、磁场交替变化出现的物理场。电磁场能使水分子的活性增强,并能影响其pH值和电导率等一些物理化学性能。若能把这种具有极化作用、磁滞效应、改变氢键、提高活性的电磁场作用在混凝剂上定能影响混凝剂的水解形态。由于聚合硫酸铁中的铁离子是磁性体,电磁场能改变铁的磁力矩取向。所以本文利用自制交流变频磁化装置,通过对聚合硫酸铁溶液进行磁化,考察了电磁场对聚合硫酸铁稳定性能的影响;采用Fe-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紫外吸收/可见光谱法、透射电镜法等多种试验手段对磁化后的聚合硫酸铁的形态进行分析,并与非磁化的聚合硫酸铁进行比较,分析其形态变化的原因;并通过混凝试验考察磁化后聚合硫酸铁的混凝性能。本文主要进行了以下几方面内容的研究。通过水浴试验和测定交变磁场作用下聚合硫酸铁溶液的pH值和电导率考察聚合硫酸铁的稳定性。结果表明:交变磁场作用下的聚合硫酸铁在水浴试验中的沉淀量比常规的聚合硫酸铁的沉淀量降低9%,pH值及电导率也都有显著提高。提高了聚合硫酸铁的稳定性。利用Fe-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紫外吸收/可见光谱法、透射电镜法研究了电磁场作用下聚合硫酸铁的形态。研究结果表明:交变磁场作用下的聚合硫酸铁的形态分布发生了变化,磁化的聚合硫酸铁中对混凝效果起主要作用Feb含量高于非磁化聚合硫酸铁溶液中Feb的含量,平均提高36%,且当频率为300Hz、电压为100V、电流为0.8A、磁化时间为2min时Feb的百分比含量达到最大,是非磁化聚合硫酸铁的2倍,且改变频率对Feb百分比含量影响最大;电磁场作用下的聚合硫酸铁溶液比非磁化聚合硫酸铁溶液在240-340nm处的紫外可见光谱的吸收值升高,表明低聚合度或中聚合度的羟基络合物含量提高;交变磁场作用下的聚合硫酸铁与非磁化的相比,链状形态分布结构更大一些,基本趋于网状结构,且比较连续紧密,聚合物尺寸增大,聚合度提高。通过混凝实验研究了交变磁场作用下聚合硫酸铁的混凝性能,结果表明:在相同投药量下,混凝的出水浊度及COD值磁化与非磁化相比降低50%,表明电磁混凝节省了投药量,电磁场提高了聚合硫酸铁溶液的混凝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