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镇化进程下,青壮年人口逐渐转移至城市,而受到传统文化、经济收入、个人意愿等因素的综合制约,农村老人大多选择留在农村,空巢老人的数量逐年增加,曾经最为重要的家庭养老逐渐丧失了保障力度。与此同时机构养老存在数量少、收费不合理等问题,老人入住积极性较低,总之现有养老模式在农村功能发挥不足。而幸福院凭借其低成本和高参与的优势,迅速打开了在农村地区的发展格局。因此探究如何有效调动资源,建设因地制宜切合地方发展实际的幸福院,有效克服农村养老困境,是完善我国社会保障系统的关键着力点。笔者选择了P市作为幸福院的典型研究对象,这一地区的幸福院相对于其他地区,存在政府重视度高、自身创收能力较强、发展方式多样化的优势,同时存在主体参与不充分、资金入不敷出等问题。因此论文以福利多元主义为理论依据,通过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深入探究P市幸福院现存的问题,并在福利多元主义理论指导下,分析问题存在的根源性原因并针对问题提出具有现实可行性的解决对策。论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说明了论文研究背景、研究价值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创新点等。第二部分阐述了文中重要的概念和理论内涵,对互助养老、空巢老人和幸福院的概念进行界定,对福利多元主义理论的四个主体包括政府、市场、社区、非营利组织进行系统阐释。第三部分为P市幸福院管理现状及其问题,通过对P市人文地理环境、幸福院典型类型和服务内容进行分析,发现存在幸福院缺乏规范化管理依据、政府拨付的资金难以为继、互助服务供需失衡、幸福院的管理效率不高以及非营利组织参与不足等问题。第四部分为运用福利多元主义理论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主要原因在于政府职责履行不到位、农村市场主体供给存在局限性、社区主体定位不清晰、非营利组织发展不充分。第五部分为P市幸福院运营问题提出的对策建议,从强化政府的引导性地位、提升市场的介入积极性、切实发挥社区主体的关键作用、提升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水平四个角度提出具体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