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脯氨酸—间—双(2-氯乙)胺基-L-苯丙氨酰基-L-正缬氨酸乙酯盐酸盐(MF13)的抗肝癌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的研究

来源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ixy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L-脯氨酸-间-双(2-氯乙)胺基-L-苯丙氨酰基-L-正缬氨酸乙酯盐酸盐(MF13)是一个新颖的含三个肽的氮芥类化合物,分子量为566。MF13在体外对所测定的7株不同来源的人肝癌细胞系均有较强的抗增殖活性,IC50值在0.32~2.32μM之间,IC90值在3.84~29.20μM之间;以人淋巴细胞和正常肝细胞为正常细胞对照的实验结果表明MF13毒性小,对肝癌细胞有较好的选择性。MF13冲击性给药的实验结果显示IC75浓度的MF13与细胞冲击性接触,接触2小时细胞的存活率<50%,8小时细胞的存活率与连续接触72小时的细胞存活率无显著性差异,提示MF13起效快,作用持久。 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将Bel-7402或HepG2细胞经MF13处理后主要被阻断在S期,24小时后S期细胞所占的比例超过75%;细胞形态学分析和DNA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表明MF13作用后的肝癌细胞出现典型的细胞凋亡特征:在形态学上表现为细胞质浓缩,染色质凝集,细胞核固缩,有的细胞核裂解为核碎片等;在生化学上,Bel-7402细胞被0.88μM或更高浓度的MF13作用72小时,在琼脂糖凝胶电泳图上清楚呈现180-200bp整数倍的梯状条带,梯状条带的出现与MF13呈剂量依赖性。 Western Blot的结果表明,MF13作用于Bel-7402或HepG2细胞6小时后细胞内磷酸化的pRb蛋白表达量增加(pRb蛋白磷酸化是Rb蛋白的失活形式,出现在S期),提示细胞被阻断在S期,这与细胞周期分析结果一致;MF13虽然不改变凋亡抑制因子Bcl-2的蛋白表达量,但能明显上调凋亡促进因子Bax的蛋白表达量,且Bax蛋白表达量的增加与MF13的作用呈时间依赖性和剂量依赖性,Bcl-2/Bax的比率下降,细胞趋向凋亡,MF13同样能使CEM(人急性淋巴白血病细胞)、MCF-7(人乳腺癌细胞)细胞内Bax蛋白的表达量增
其他文献
流动性向来是金融机构的命脉,流动性管理也一直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重心,而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还存在很多问题,本文从宏微观两方面分析了我国流动性管理不足的原因,在此基础
紫砂艺人不断地临摹学习,也从其他自然题材之中找到创作的灵感。于是,紫砂仿生器一脉相承,形成了变化万千、包罗万象的紫砂品类,以其逼真的造型和细腻的手法,传递出我们对于
口腔癌是头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2-4%,近年来其发病有上升趋势。舌鳞状细胞癌是口腔癌中最常见的一种,尽管外科手术以及放、化疗的治疗水平迅速进展,但其复
随着社会发展进步,建筑业随着社会科技进步不断壮大,人们对于城市土地资源利用情况开始关注,为提升土地资源利用率,搞成建筑逐渐成为城市发展规划重要一环。高层建筑增多使很
随着社会的发展,涉车案件越来越多,基于视频图像提取车辆号牌已逐步成为视频侦查的突破口。然而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所获取的图像模糊不清,导致车牌无法辨识,如何通过图像
贺州标话是怀集诗洞标话在贺州市的方言岛,在当地被称为"怀集声"或"怀集话",位于客家话、本地话的包围之中。贺州标话在长期的与当地强势方言客家话、本地话的语言接触过程中产生
目的:肝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对化疗和放疗均不敏感,能手术根治仅占 15%,易早期转移和术后复发、转移。免疫基因治疗是近年来出现的最有希望的预防和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候
本实验以凹凸棒石负载Co-Cd-B作为催化剂,通过催化NaBH4在乙醇中醇解生成氢气来处理利用乙醇废液.研究了乙醇浓度、NaOH浓度及NaBH4浓度对NaBH4醇解产氢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几年来,笔者在果树生产实践中,总结出苹果、桃、梨、山楂等摘心又去叶的新技术,极易成花,效果特好.现介绍如下.1摘心去叶对象着生在结果母枝背上、背下和背侧的当年生枝,以及
1试验园基本情况试验于1999年在本区进行,树龄为8~10年生,品种有新红星、金冠、乔纳金等,行株距为4m×3m,高接品种为宫藤富士.原树形结构主要是纺锤形和小冠疏层形.树形改